原标题:三个月减税1000亿 释放民生红利
数评两会
1000亿的个税减税,释放了民生红利,增强了民众的获得感。从重视税收高增长到大力推动减税,税收政绩观的变化,见证了时代的进步。
3月4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张业遂在总结去年人大立法工作的亮点中提到: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第七次修改,确保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减税福利。实施头3个月,就有超过7000万人的工薪所得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减税额度达1000亿元。
三个月减税达1000亿,去年个税新政的效果有些让人出乎意料。虽说此前也曾有过多次个税改革,但减税力度从未如此之大,民众受惠从未如此之多,而且很长一段时间内,个税高增长的趋势一直在保持,但现在,拐点似乎真正到来了。
去年的个税改革成绩单之所以会格外亮眼,得益于改革的深化。也就是说,个税改革不再单单关注个税起征点,而是开启了税率调整、对劳务报酬、稿费等四项劳动所得实行综合征税、以家庭为单位增加专项附加扣除等全方位的改革。这样的改革,实现了税收的基础性制度的重建,因此带来了个人所得税的更明显减负,使得不同群体的税负承担更加公平合理。
如果说,1000亿的个税减税,释放的是实实在在的民生红利,增强了民众的获得感。那么在全国人大新闻发布会上,这样的数字被高调宣布,被视为人大工作的一个重要成绩,更凸显出不一样的“政绩观”。
在传统的治理思维中,往往只有税收的高增长,才会被认为是拿得出手的政绩。税收增长任务一度成了各级政府施政的“指挥棒”,财政收入、税收高增长数据往往被地方政府大书特书。但是持续攀升的税负,与经济发展脱节,抑制企业发展后劲和民众增收,种种负面作用正愈来愈明显。
如果说,在经济发展的前期,需要将财力向政府集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集中力量办大事,因此强调税收增长有其合理性的话。在当下的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税收政策的方向也需要与时代的要求相适应。换而言之,无论是消费升级、扩大内需,还是满足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都需要以更轻的税负予以支持。
这种情况下,需要强调的是轻税理念,是减税“政绩观”。事实上,近年来不仅人大层面推动个税减税,政府层面同样如此。日前,中国政府网发布2018《政府工作报告》量化指标任务,其中2018全年为企业和个人减税13000亿,成为了重要的KPI指标。2019年,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正在酝酿之中。
从重视税收高增长到大力推动减税,税收政绩观的变化,见证了时代的进步。税改让利于民,带来的是一场财富分配的变革,大国轻税,藏富于民,由此成为可能。
新闻发布平台 |科极网 |环球周刊网 |中国创投网 |教体产业网 |中国商界网 |互联快报网 |万能百科 |薄荷网 |资讯_时尚网 |连州财经网 |剧情啦 |5元服装包邮 |中华网河南 |网购省钱平台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装修网 |励普网校 |九十三度白茶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启哈号 |速挖投诉平台 |深度财经网 |深圳热线 |财报网 |财报网 |财报网 |咕噜财经 |太原热线 |电路维修 |防水补漏 |水管维修 |墙面翻修 |旧房维修 |参考经济网 |中原网视台 |财经产业网 |全球经济网 |消费导报网 |外贸网 |重播网 |国际财经网 |星岛中文网 |上甲期货社区 |品牌推广 |名律网 |项目大全 |整形资讯 |整形新闻 |美丽网 |佳人网 |税法网 |法务网 |法律服务 |法律咨询 |慢友帮资讯 |媒体采购网 |聚焦网 |参考网
亚洲资本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