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上,最高检点名“老夫少妻”恶搞事件,给网络诽谤者再次敲响警钟,从“自诉”到“公诉”,司法部门用法律武器捍卫公民权益。而针对层出不穷的网络违法、网络侵权,除了司法部门、监管部门的频频出手,不少互联网平台也在运用科技武器,积极捍卫网络空间的清朗与洁净。
近日,针对“同质化视频”问题,抖音就祭出“狠招”——精准抹除不当获取的新粉丝,打击内容黑产。
经常刷短视频的人会发现这样一个怪现象,在甲平台刷到一个爆款视频,在乙平台上又看到了,但是换了发布者,变了一些细节,但事儿还是那么个事儿。往往让观众一脸懵:咋这么巧?!
还真没那么“巧”,而是有人像“洗稿”一样在“洗视频”,甚至连“洗稿”也不如,洗稿往往还有点二度创作的构思在里面,但“洗视频”就是一种赤裸裸的抄袭。换个场景换个讲述者,视频里的事儿就成了自己经历的,毕竟现在剪映、快影等视频剪辑工具操作简易,同款内容都可以批量生产。
他们谁火抄谁,甚至直接搬运,蹭热度、标题党,归根结底,就是在借他人的创作内容来为自己引流、涨粉。毕竟,流量意味着粉丝,粉丝意味着金钱,这环环相扣的套路,让许多人在“视频抄袭”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然而,这类内容的大量出现,无疑会使平台中的内容质量不断下降,并会出现大量“同质化”内容。这样的情况对于平台而言,除了容易引发用户的审美疲劳和反感的同时,显然也破坏了内容生态。而且,对于被抄袭的内容创作者来说,无疑也将严重侵犯他们的利益。长此以往,“劣币驱逐良币”,不利于优质内容的生产和传播。
现在,这招“精准抹除不当获取的新粉丝”无异于釜底抽薪,给那些视频抄袭“小能手”们一记“迎头痛击”。你不是一心想涨粉么,规规矩矩可以,“不义之粉”?别想!
其实,这也不是抖音第一次出手整治“同质化视频”。这“猫鼠游戏”已经历了几轮,为躲避平台打击,“同质化视频”先后经历了“标题与字幕一致”“视频背景一致”“场景与拍摄手法一致”“音频文案一致”等多次“改头换面”,而平台技能也在一路“打怪”的过程中不断“升级”:同质化内容对比文库上线,建立审核标准,实时审核新增违规视频等。“自动抹除同质化粉丝”功能的上线,标志着又一个新环节完成拼接。
而新功能的三个梯度,也让人在精准中读出了平台的决心:首次违规,被发现多个同质化视频,账号封禁15天;第二次违规,封禁30天,并精准抹除不当获益得来的粉丝;第三次违规,账号无限期封禁。既给了创作者“改过自新”的机会,又能震慑那些“屡教不改”的“惯犯”,可谓用心良苦。
据了解,自2021年7月6日,抖音方面宣布开展“同质化博流量文案”专项治理行动,目前这一行动已进行到了第七期,并先后清理视频43258个、处罚帐号1084个。“精准抹除不当获取的新粉丝”这一招有效震慑了希望从同质化创作中不当获利的违规创作者,违规人数大幅下降了400%。真正让人见识到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互联网优良生态的打造,需要各方的合力。平台自身的努力,也需要被看见。今年以来,从抖音小安反欺诈,到预防网暴功能,再到现在的同质化粉丝抹除,抖音的平台治理,不断推出新功能,从全局视角、从体系化上治理网络的各种问题。这可以被看做企业“满满的求生欲”,但又何尝不是一种企业责任,一种让行业行稳致远的担当与作为。这些好的做法,值得其他平台跟进效仿,加以推广。毕竟,一枝独秀不是春,网络空间的清朗,需要大家一同来维护。
而对于内容生产者来说,要想自己的内容在海量的短视频中脱颖而出,还是要在创意和构思上下功夫,要靠真正优质的内容来“闯天下”。别总想着捡便宜,搞抄袭,要不然,白忙!
新闻发布平台 |科极网 |环球周刊网 |新商报网 |中国商界网 |互联快报网 |万能百科 |薄荷网 |资讯_时尚网 |连州财经网 |剧情啦 |5元服装包邮 |中华网河南 |网购省钱平台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装修网 |励普网校 |九十三度白茶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启哈号 |速挖投诉平台 |深度财经网 |深圳热线 |财报网 |财报网 |财报网 |咕噜财经 |太原热线 |电路维修 |防水补漏 |水管维修 |墙面翻修 |旧房维修 |参考经济网 |中原网视台 |财经产业网 |全球经济网 |消费导报网 |外贸网 |重播网 |国际财经网 |星岛中文网 |上甲期货社区 |品牌推广 |imtoken下载 |imtoken |名律网 |项目大全 |整形资讯 |整形新闻 |美丽网 |佳人网 |税法网 |法务网 |法律服务 |法律咨询 |尼达尼布翻译 |媒体采购网
中国资本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