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达457万人,连续7年保持高增长趋势。激烈竞争之下,选择考研机构的学生越来越多,考研的“产业链条”愈发完备。满足了部分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其暴露出的一些乱象也让部分学生陷入低效竞争,甚至给高校招生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5月15日半月谈微信公众号)
考研培训行业迅猛发展,也衍生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一些考研教育培训机构开设天价“保过班”,声称配备“优良师资”,并拥有所报考学校的“内部资源”,打出“保证”通过复试等旗号,收费动辄便十几万元。实际上,“保过班”言过其实,培训机构打出的“失败即退费”,真要退费却并不那么容易。至于“优良师资”,很大一部分就是来自一些高校的在读研究生。至于培训机构说的“内部资源”、“保证”通过复试,一些高校就曾明确表示,与学校无任何关系。不仅如此,考研机构还存在“流水线式”教学等问题。
针对考研机构存在的各种问题,要各个击破。如一些培训机构收取学生“天价培训费”,为学生提供的教育服务却“货不对板”,这些培训机构就涉嫌虚假宣传,考生们要擦亮眼睛,不要被说得天花乱坠的培训机构所迷惑,增强防范意识与维权意识。自身合法权益被侵害的考生,则应该拿起法律武器维权。相关部门更应加大力度整顿考研教育培训市场,要从源头抓起,严格审核这些培训机构资质,严格把关。考研培训机构“虚把式”需要监管“实功夫”加以遏制。此外,对考研机构“流水线式”教学问题,则要让研究生考试“去应试化”,要创新招生机制,重视研究生专业素质培养。这样才能抓好源头治理,有利于遏制考研机构“流水线式”教学问题。
考研热背后“虚火”不少,要规范考研培训行业,完善招生机制,降虚火、挤水分,通过标本兼治,多措并举,更好保护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
新闻发布平台 |科极网 |环球周刊网 |中国创投网 |教体产业网 |中国商界网 |互联快报网 |万能百科 |薄荷网 |资讯_时尚网 |连州财经网 |剧情啦 |5元服装包邮 |中华网河南 |网购省钱平台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装修网 |励普网校 |九十三度白茶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启哈号 |速挖投诉平台 |深度财经网 |深圳热线 |财报网 |财报网 |财报网 |咕噜财经 |太原热线 |电路维修 |防水补漏 |水管维修 |墙面翻修 |旧房维修 |参考经济网 |中原网视台 |财经产业网 |全球经济网 |消费导报网 |外贸网 |重播网 |国际财经网 |星岛中文网 |上甲期货社区 |品牌推广 |名律网 |项目大全 |整形资讯 |整形新闻 |美丽网 |佳人网 |税法网 |法务网 |法律服务 |法律咨询 |媒体采购网 |聚焦网 |参考网 |热点网
亚洲资本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亚洲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