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螃蟹不卖,商家、营销人员都可以赚钱,这是螃蟹券带来的好处。生意链是这样的:商家500元发行螃蟹券,以400元卖给营销人员,营销人员500元卖出,再以250元回收,回收后又以300元卖给商家。
媒体关心蟹券空转,但我想,这并不是问题的要害。拿到蟹券的人,能够提货、提到与标称相当的货,我想还是常态。至于商家跑路,这种情况即使发生,也不只发生在螃蟹店,很多预交消费款的领域都存在。
蟹券是必要的吗?对最终消费者来说,螃蟹完全可以在市场上直接买到。要说资源有限,所以要券,这不是道理,因为这完全应该直接通过价格来调控。全球交通和冷链运输条件下,不说大闸蟹,任何国家的生鲜产品都可以购买,没有听说挪威三文鱼有券、夏威夷龙虾有券。没有券,消费者甚至更方便,因为不必到固定的提货点,而可以随时就近购买。
螃蟹券卖给了谁,购买螃蟹券的人是否最终消费者?合理推测,买券的基本不是最终消费者,这才有“方便”一说。因为送一张券,确实比提着螃蟹去送人“方便”得多,既能把礼物送到更广的地域,又能避免提着实物送人的麻烦,着实显得“高档”且减少劳动。
今日之螃蟹,有些像往日之月饼。曾几何时,月饼票也空转得红红火火。现在,月饼票也许并未绝迹,但在市场上已经大为减少了。螃蟹为何仍然盛行发券,为何未像月饼那样票券衰落?极有必要看看螃蟹券最终落到谁手,看看买券的人是不是吃蟹的人,看看最后的提货人蟹券是自己购买的还是赠送的,又是为何而得到赠送。把蟹券的流向图画清楚了,说不定螃蟹就会像月饼一样了。最终有多少人自己掏钱吃螃蟹,这才是蟹券问题的实质,而不是怎样保证蟹券无忧兑现。
社会上诸般事情,市场上多种怪状,逻辑并不是难于理解的。螃蟹之所以要有券,无非它卖的不是吃蟹人。而买券的人之所以要买券,不是因为他们要吃,而是因为他们要维护一些社会关系。需要讨论的不是怎样让券不空转,而是看看它后面社会关系的合理合规性怎样。
新闻发布平台 |科极网 |环球周刊网 |新商报网 |中国商界网 |互联快报网 |万能百科 |薄荷网 |资讯_时尚网 |连州财经网 |剧情啦 |5元服装包邮 |中华网河南 |网购省钱平台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装修网 |励普网校 |九十三度白茶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启哈号 |速挖投诉平台 |深度财经网 |深圳热线 |财报网 |财报网 |财报网 |咕噜财经 |太原热线 |电路维修 |防水补漏 |水管维修 |墙面翻修 |旧房维修 |参考经济网 |中原网视台 |财经产业网 |全球经济网 |消费导报网 |外贸网 |重播网 |国际财经网 |星岛中文网 |上甲期货社区 |品牌推广 |imtoken下载 |imtoken |名律网 |项目大全 |整形资讯 |整形新闻 |美丽网 |佳人网 |税法网 |法务网 |法律服务 |法律咨询 |尼达尼布翻译 |媒体采购网
中国资本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