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27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将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维持在6%不变,但警告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复苏“断层”正在扩大。分析人士认为,通胀攀升、复苏分化、疫情反复成为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必须跨越的三重险关。
今年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通胀压力普遍上升。经济学家认为,全球通胀压力上升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影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为应对疫情冲击而采取大规模财政刺激和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严重过剩;部分发达经济体疫情趋于缓和,居民消费迅速反弹,但疫情带来的供应瓶颈造成商品和服务供给不足,供需失衡进一步推升物价;美联储、欧洲央行调整货币政策框架,提升对通胀的容忍度,一定程度上也推高了通胀预期。
IMF在报告中指出,近期通胀压力上升主要由疫情相关因素及暂时性供需错配所致,一旦这些因素消退,多数国家通胀有望在2022年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但这一过程仍面临高度不确定性。
通胀压力上升与经济复苏脆弱性并存,令发达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
受全球新冠疫苗分配不均、各国政策支持力度不同、全球供应链受阻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日益分化,全球经贸版图割裂化趋势进一步显现。
IMF数据显示,截至7月中旬,发达经济体接近40%的人口已完成新冠疫苗接种,新兴经济体约11%的人口完成接种,而低收入经济体完成接种的人口比例仅为1%。
新冠疫情反复仍是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很多国家疫苗接种覆盖率仍然较低,令脆弱的全球经济复苏蒙上阴影。
IMF在报告中指出,2021年和2022年全球经济预计分别增长6%和4.9%,这一预测的假设前提是各国采取更有针对性的疫情防控措施和疫苗接种工作继续推进,全球范围新冠病毒传播在2022年年底前降至较低水平。如果疫情防控未达预期,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速也将显著低于预期。
IMF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警告,高传染性变异新冠病毒的持续传播可能令世界经济复苏“脱轨”,或将导致全球经济产出到2025年累计损失约4.5万亿美元。
正如戈皮纳特所言,只有在全球范围内击退疫情,世界经济复苏才能得到保障。不过,一旦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全球金融环境可能大幅收紧,经济复苏势必受挫。因此,把握好发达经济体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的时机和节奏对于巩固全球经济复苏势头同样关键。
新闻发布平台 |科极网 |环球周刊网 |中国创投网 |教体产业网 |中国商界网 |互联快报网 |万能百科 |薄荷网 |资讯_时尚网 |连州财经网 |剧情啦 |5元服装包邮 |中华网河南 |网购省钱平台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装修网 |励普网校 |九十三度白茶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启哈号 |速挖投诉平台 |深度财经网 |深圳热线 |财报网 |财报网 |财报网 |咕噜财经 |太原热线 |电路维修 |防水补漏 |水管维修 |墙面翻修 |旧房维修 |参考经济网 |中原网视台 |财经产业网 |全球经济网 |消费导报网 |外贸网 |重播网 |国际财经网 |星岛中文网 |上甲期货社区 |品牌推广 |名律网 |项目大全 |整形资讯 |整形新闻 |美丽网 |佳人网 |税法网 |法务网 |法律服务 |法律咨询 |慢友帮资讯 |媒体采购网 |聚焦网 |参考网
亚洲资本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