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行业协会将评比达标“改头换面”为评价、排名,借机巧立名目乱收费;一些水电气暖企业为规避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风险,自立名目收费;个别机场、铁路、港口重复收费、自立项目收费、只收费不服务……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连续曝光三批2021年涉企收费专项治理典型案例,涉及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水电气暖,交通三大领域。
大力度治理乱收费,对其他企业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在当前国际国内大背景下,一些企业日子不好过,经营压力大。如果还存在各种奇葩的涉企乱收费现象,对企业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企业被“薅羊毛”后,受影响的不仅是企业本身,还有无数职工及其家庭。所以,千万别小看涉企乱收费行为,其关系到国计民生。
现在,国家重拳打击涉企乱收费行为,是要给企业做主,尤其是给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做主,帮它们减负纾困、恢复发展,让市场主体安心经营、轻装前行,更好生存和发展。这样的专项行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在为民生托底。
就具体案例来看,确实存在着不少乱收费行为,其中有些令人发指,比如,部分行业协会商会以及中介机构把政府委托事项变为敛财工具,中饱私囊。就目前情况而言,借用行政权力、行政影响力“搭车收费”,是违规收费的突出问题之一。对于这类问题,一方面,要严查相关机构和组织并进行严惩,让越轨成本远高于违法所得;另一方面,也要核查此类行为的背后有没有权力保护伞,有没有形成灰色利益链条,如果有,就应该连根拔起。
随着国家对涉企乱收费进行深层次整治,企业和职工的投诉举报理应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专项行动有效开展。但是,也有一些企业担心举报后会遭到报复,而不敢举报。打击涉企乱收费行为,关键是要让社会监督更有力,让企业不必再“忍气吞声”。如果有企业和职工的投诉举报被忽视,就应该有顺畅运作的机制让那些不作为的部门付出代价。
让社会监督更有力,让举报渠道更畅通。只有形成对企业合法权益的全方位保护机制,企业和职工的日子才不会添堵。
新闻发布平台 |科极网 |环球周刊网 |中国创投网 |教体产业网 |中国商界网 |互联快报网 |万能百科 |薄荷网 |资讯_时尚网 |连州财经网 |剧情啦 |5元服装包邮 |中华网河南 |网购省钱平台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装修网 |励普网校 |九十三度白茶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启哈号 |速挖投诉平台 |深度财经网 |深圳热线 |财报网 |财报网 |财报网 |咕噜财经 |太原热线 |电路维修 |防水补漏 |水管维修 |墙面翻修 |旧房维修 |参考经济网 |中原网视台 |财经产业网 |全球经济网 |消费导报网 |外贸网 |重播网 |国际财经网 |星岛中文网 |上甲期货社区 |品牌推广 |名律网 |项目大全 |整形资讯 |整形新闻 |美丽网 |佳人网 |税法网 |法务网 |法律服务 |法律咨询 |媒体采购网 |聚焦网 |参考网 |热点网
亚洲资本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亚洲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