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神州大地涌动着澎湃的大众冰雪热潮:从辽宁沈阳的中小学冰球联赛,到云南曲靖的冰雪项目公益体验;从江苏冰雪场迎来客流小高峰,到宁夏六盘山上千名爱好者玩冰嬉雪……各地群众以不同方式投身冰雪健身活动,为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加油鼓劲。(1月9日中国经济网)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在冬奥会的带动下,我国的“白色经济”迅速崛起、市场需求不断燃旺。自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短短几年,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不仅遍及大江南北,更是唱响了“四季歌”。还让我们看到,赛事活动高潮迭起,冰雪运动场所星罗棋布,催生的冰雪体验、冰雪培训、冰雪旅游等新业态已形成一个越来越大的市场,曾经小众的冰雪运动已融入公众的日常健身生活。
让更多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这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题中之义。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与号召下,各地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蝶变焕新,特别是冰雪浓厚的地区发挥地理优势、释放政策红利,不断推出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冰雪旅游线路,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冰雪运动,冰雪运动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为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能。
“冰雪热”将带来无限商机。《2021年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到2020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从2700亿元增长到6000亿元。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等四部门联合下发的《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到 2025 年,要实现直接参加冰雪运动的人数超过 5000 万人,带动 3 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冰雪产业总规模将达到 1 万亿。
促进冰雪产业全面升级。发展冰雪经济关键要靠冰雪产业支撑,要通过冰雪产业扩量升级做大做强冰雪经济。各地文旅部门和景区要丰富冰雪旅游产品供给,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打造特色冰雪旅游品牌,促进冰雪旅游、文化、体育、教育、装备制造等产业融合发展,以雪为媒、以冰为桥,拉长冰雪产业链,做大“冰雪产业”,把“冷资源”变成“热经济”。
推进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各地应根植各自区域特色、风俗习惯,因地制宜挖掘冰雪文化内涵,用冰雪文化来提升冰雪产业层次、提升冰雪地域文化的美誉度,利用创意、科技、文化、活动等要素,丰富冰雪文化的体育内涵,培育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冰雪目的地、冰雪线路和冰雪产品,为冰雪产业、冰雪经济注入强大的动能,让人们在“冰雪奇缘”的体验中领略冰雪文化。以全季化为目标,利用VR、AR等现代数字技术推动“冰雪+”深度融合,以新旅游带动新基建、新环境、新生活、新消费,激发冰雪旅游经济发展的动力,普及全民冰雪运动观念,让更多人感受冰雪旅游的魅力。
让冰雪经济持续“热起来”。文化和旅游部等三部门印发的《冰雪旅游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推动冰雪旅游形成较为合理的空间布局和较为均衡的产业结构,助力2022北京冬奥会和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以冰雪文化为牵引,以冬奥会契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顺应冰雪经济发展趋势,共创中国冰雪运动美好未来。
新闻发布平台 |科极网 |环球周刊网 |中国创投网 |教体产业网 |中国商界网 |互联快报网 |万能百科 |薄荷网 |资讯_时尚网 |连州财经网 |剧情啦 |5元服装包邮 |中华网河南 |网购省钱平台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装修网 |励普网校 |九十三度白茶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启哈号 |速挖投诉平台 |深度财经网 |深圳热线 |财报网 |财报网 |财报网 |咕噜财经 |太原热线 |电路维修 |防水补漏 |水管维修 |墙面翻修 |旧房维修 |参考经济网 |中原网视台 |财经产业网 |全球经济网 |消费导报网 |外贸网 |重播网 |国际财经网 |星岛中文网 |上甲期货社区 |品牌推广 |名律网 |项目大全 |整形资讯 |整形新闻 |美丽网 |佳人网 |税法网 |法务网 |法律服务 |法律咨询 |媒体采购网 |聚焦网 |参考网 |热点网
亚洲资本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亚洲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