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宅经济”风行,简单加热便可食用的预制菜火了。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预制菜加工中偷工减料、食材不新鲜、口味不佳等问题也不容忽视。江苏省消保委日前发布的《预制菜消费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消费者普遍反映,预制菜品质量参差不齐,口味欠佳,标识信息标注不全,物流配送以及提货问题也较多。
天眼查数据显示,近年来,预制菜相关企业注册量逐步增长。目前,我国有超过6.8万家预制菜相关企业。其中,近58%的企业成立于5年内。预制菜火热背后,也存在诸多问题。
江苏消费网舆情监测系统数据显示,1月1日至2月10日,江苏全省关于年夜饭预制菜的舆情共计56948条,问题主要集中在菜品质量、价格问题,消费者吐槽菜品不新鲜、油多、缺斤短两以及价格贵等;涉嫌虚假宣传,部分消费者购买的实际货品与商家图片、网页等宣传内容不符;货品运输问题,消费者订购的年夜饭预制菜品迟迟不发货,或是除夕后才收到货;售后问题,商家未经同意擅自取消订单以及消费者要求退货退款或赔偿损失受阻。
根据《报告》,消费者对于预制菜,最关心的还是食品安全问题,占比接近三成,同时预制菜的价格是否合理、购买后的制作成本与难度、菜品品种是否齐全等问题关注度也较高。调查结果显示,不少消费者表示购买预制菜遇到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菜品变质腐败、食材不新鲜、预制菜内含有异物、存在过期现象等方面。
当被问及菜品口味是否达到预期时,有超过六成的消费者表示预制菜品口味一般。绝大部分消费者在购买预制菜时都遇到了标示信息不明确的问题,集中在菜品名称及主要食材、菜品的分量、生产日期或保质期、价格等信息不明。在预制菜的种类方面,消费者最强烈的需求是希望可以丰富套餐种类。此外,部分消费者在提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商家交付快递慢或者物流配送较慢。
对此,江苏省消保委建议,预制菜行业要把好食品安全关,制定一套专门的食品安全标准,提升消费者满意度;产品详细规范标识,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保证商品运输条件,提高配送效率;细分菜品品种类别,提升预制菜口感风味;多方共治,加强对预制菜市场的监督与管理。
此外,江苏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在享受预制菜带来的方便时,应当选择正规品牌和商家的产品,留意产品标签,提货及时预约,收货注意查验。
新闻发布平台 |科极网 |环球周刊网 |中国创投网 |教体产业网 |中国商界网 |互联快报网 |万能百科 |薄荷网 |资讯_时尚网 |连州财经网 |剧情啦 |5元服装包邮 |中华网河南 |网购省钱平台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装修网 |励普网校 |九十三度白茶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启哈号 |速挖投诉平台 |深度财经网 |深圳热线 |财报网 |财报网 |财报网 |咕噜财经 |太原热线 |电路维修 |防水补漏 |水管维修 |墙面翻修 |旧房维修 |参考经济网 |中原网视台 |财经产业网 |全球经济网 |消费导报网 |外贸网 |重播网 |国际财经网 |星岛中文网 |上甲期货社区 |品牌推广 |名律网 |项目大全 |整形资讯 |整形新闻 |美丽网 |佳人网 |税法网 |法务网 |法律服务 |法律咨询 |慢友帮资讯 |媒体采购网 |聚焦网 |参考网
亚洲资本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亚洲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