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12月22日,据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建设和运营机构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消息,当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下称“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额突破100亿元大关。全国碳市场自2021年7月正式上线以来,已运行350个交易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23亿吨,累计成交额101.21亿元。
我国碳市场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有效提升了企业“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低碳发展意识。
全国碳市场上线一年多来,相关部门从制度保障、数据打假、丰富交易品种等方面不断推进市场建设。例如生态环境部陆续出台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以及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管理规则,同时向社会公开四家机构碳排放报告数据弄虚作假典型案例,严厉查处各类数据造假行为,产生了强大的震慑作用。此外,以碳减排再贴现、再贷款为代表的碳减排支持工具以及碳中和债等碳金融产品密集发行,加快高碳行业向低碳转型。
不过,全国碳市场尚处于起步运行阶段,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被讨论较多的包括交易行业扩容、强化数据质量管理、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发放等。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总体设计技术专家组负责人张希良曾撰文指出,全国碳市场将覆盖发电、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造纸、航空8个高耗能行业,全部建成后将纳入约8500家大的碳排放企业,管控的碳排放量达到全国能源相关碳排放总量的70%左右,是我国控制碳排放总量的一个有效抓手。
此外,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11月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通过全国性碳排放配额交易体系形成统一碳价是一个长期的工作,短期内绿色转型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成本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内蒙古、山西等重化工产业集中度较高的地区,如果对煤电采取比较激进的措施,则会有较大冲击。
他给出两个思路:一是现在全国碳市场的配额是免费发放给电力企业,但为了在配额发放过程中反映一个区域或行业的差异性,可以考虑有一定的竞价机制,把成本差异和价格差异在第一次分配环节就反映进来;二是允许差异性存在,允许区域性交易所形成不同的价格,反映当地或一些侧重行业的碳排放成本。他强调,不管哪种方式,必须是一个有效的碳价形成机制。
在本次成交额破百亿前,近期,生态环境部连续发布《2021、2022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等重要政策文件,完善市场制度机制,并明确要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11月以来,共有6个交易日单日成交量突破100万吨,市场交易意愿进一步提升。
12月19日,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在公开活动上表示,生态环境部正在研究逐步将碳市场交易范围扩大到更多的高排放行业,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有效发挥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绿色低碳创新的重要作用。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程维妙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卢茜
新闻发布平台 |科极网 |环球周刊网 |中国创投网 |教体产业网 |中国商界网 |互联快报网 |万能百科 |薄荷网 |资讯_时尚网 |连州财经网 |剧情啦 |5元服装包邮 |中华网河南 |网购省钱平台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装修网 |励普网校 |九十三度白茶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启哈号 |速挖投诉平台 |深度财经网 |深圳热线 |财报网 |财报网 |财报网 |咕噜财经 |太原热线 |电路维修 |防水补漏 |水管维修 |墙面翻修 |旧房维修 |参考经济网 |中原网视台 |财经产业网 |全球经济网 |消费导报网 |外贸网 |重播网 |国际财经网 |星岛中文网 |上甲期货社区 |品牌推广 |名律网 |项目大全 |整形资讯 |整形新闻 |美丽网 |佳人网 |税法网 |法务网 |法律服务 |法律咨询 |慢友帮资讯 |媒体采购网 |聚焦网 |参考网
亚洲资本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亚洲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