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产品缺陷有实锤,百万豪车也适用“退一赔三”。
121万买到“缺陷豪车”,车主诉讼维权拿到500多万——6月3日,一笔“巨额赔偿款”引发关注。
三年前,武汉的余先生花121万元购买了一辆车,两个月后轮毂相继开裂,一年后发动机在高速上自动熄火。余先生将销售公司诉至武汉市汉阳区法院。
经委托鉴定,涉案汽车为缺陷产品,法院判令销售公司除了退还购车款121万外,还需赔偿余先生3倍购车款和各项手续费等共计400余万。近日二审结果发布,维持原判。
毫无疑问,本案是适用消保法第55条的结果,也就是著名的“退一赔三”。该条款的适用需满足三个条件,一是交易发生在商家与消费者之间;二是商家存在欺诈;三是消费者主张适用该惩罚性赔偿条款。这其中,最关键的是认定“欺诈”。不难想象,诉讼中经营者一般会抵赖,称自己不是故意的,不构成欺诈。
为厘清欺诈与否的界限,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2015年发布的《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将13种情形明确规定为欺诈。“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即为第一种情形,只要商家销售了“以次充好”的商品,他就是“欺诈”,再怎么狡辩也没用。
本案中,余先生的车辆,购买两个月后轮毂相继开裂,被鉴定为“属于产品缺陷”;一年后又出现行驶中自动熄火,被鉴定为“车辆本身问题”。
也就是说,涉事车商交付的是一部有重大安全隐患的“次品”车,属于“以次充好”,可直接认定为销售欺诈。
可能有人质疑,车辆本身有问题,为何是商家而不是厂家赔偿呢?
4S店作为经销商和正规销售渠道,接受厂家货物,向消费者加价销售并且收取服务费,自然有义务检验货物的重大缺陷和瑕疵。检车走过场、有意无意隐瞒缺陷,本身就是失责;出了问题,撇清责任,让消费者只身去找远在海外的厂家维权,更说不通。
当然涉事4S店可以通过合同约定,若产品有缺陷承担了“退一赔三”后果,有权向厂家追偿,来挽回自己的损失。
针对豪车领域的“退一赔三”,之前的判决比较少见,更多是商家和消费者协商和解。对消费者来说能“退车返款”就已经算不错的结果了。
而此番,武汉中院的“硬核判决”也做出了一次示范:即对于侵害消费者权益,特别是销售有安全隐患的缺陷产品,无论价格如何,“退一赔三”一体适用。
这既是给消费者撑腰,扭转消费者在汽车商家面前的弱势地位,也是敦促各商家认真履行检验义务,毕竟确保商品安全可靠,是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也是保障自身利益。
新闻发布平台 |科极网 |环球周刊网 |中国创投网 |教体产业网 |中国商界网 |互联快报网 |万能百科 |薄荷网 |资讯_时尚网 |连州财经网 |剧情啦 |5元服装包邮 |中华网河南 |网购省钱平台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装修网 |励普网校 |九十三度白茶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启哈号 |速挖投诉平台 |深度财经网 |深圳热线 |财报网 |财报网 |财报网 |咕噜财经 |太原热线 |电路维修 |防水补漏 |水管维修 |墙面翻修 |旧房维修 |参考经济网 |中原网视台 |财经产业网 |全球经济网 |消费导报网 |外贸网 |重播网 |国际财经网 |星岛中文网 |上甲期货社区 |品牌推广 |名律网 |项目大全 |整形资讯 |整形新闻 |美丽网 |佳人网 |税法网 |法务网 |法律服务 |法律咨询 |慢友帮资讯 |媒体采购网 |聚焦网 |参考网
亚洲资本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