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吃住可得劲,邻居都是三里五村,咱还有医护人员,这日子在以前可不敢想啊。”3月20日上午,春天的阳光暖暖的,坐在河南太康县高贤乡医疗护理型养老院里,70多岁的村民徐秀申高兴地说。
河南太康县是豫东地区有名的人口大县,脱贫攻坚战打响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超过16万人,其中鳏寡孤独等农村特困人口就有近万人,成为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实现“不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不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靠财政一兜了之?既没有能力,也不现实。”河南太康县委书记王国玺说,“我们必须立足实际,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支持的基础上,蹚出一条新路。”
近年来,河南太康县推行“集中供养”“居村联养”“社会托养”“亲情赡养”“邻里助养”五养模式,探索农村特困人员养老新路径,近万名像徐秀申一样的特困老人得到妥善供养,有效地破解了农村特困人员的兜底保障难题。
在杨庙乡后店居村联养点,在专设的娱乐区内,一场“挑花篮”表演准时开始。领队人叫李玉玲,是杨庙乡后店居村联养点的护工,带领大家一起组织娱乐活动。
“原来在家时候就自己一个人,很孤单,自从来了这儿,没事就一起挑花篮,散步,热闹得很。”李翠兰老人说,如今,太康县每个养老院(点)都发挥老人积极性,举办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有的还组织集体出游,让每一位老人安享晚年。
杨庙乡后店居村联养点是一所废弃学校改造而成,建有高标准的食堂,餐厅,健身广场等各种设施。不定时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给老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慰藉,目前该联养点已经入住特困老人46人。
为了解决不愿意离开老家的特困人员的生活问题,太康县重点在2000人以上或特困人员20人以上的行政村设立居村联养点。居村联养,实现了不出村就可“养老”的心愿,成为难舍故土又无亲人赡养的特困老人的“幸福院”。
“之所以建村级联养院,主要是想让村里的孤寡老人有个安度晚年的地方。”城郊乡王东月居村联养点负责人王桂芳说。
“五养模式”探索之初,太康县摸底发现,农村特困老人集中供养率偏低,敬老院设施老旧,对分散供养老人的服务不到位。太康县决定通过升级改造配套设施,让特困老人住进来、留得住、生活舒心。目前,太康县共改造建设19所乡镇敬老院,空调、暖气、食堂、娱乐室成为标配。
如今,太康县通过把村内闲置民居、闲置学校等改造为居村联养点,满足了特困老人“养老不离家、就近养老”的需求,共有157所居村联养点,入住农村特困老人4242人。
此外,太康县还积极推动邻里助养,通过政府补贴、拓展志愿服务、开发村级公益性岗位等形式,对特困人员开展邻里照护服务,明确邻里的责任义务并签订助养协议,村里给予帮扶人每月300元至600元的助养补贴。
“‘五养’架子搭起来后,我们还采取了很多积极措施,保障这个机制健康长效。”太康县扶贫办主任祝俊伟介绍,接受特困人员的医养结合养老院,政府按照每人3000元的标准进行奖补;各乡镇改建的居村联养点,每入住一人补贴1万元左右建设资金;组织各乡镇和机关单位开展“接亲人回家”活动,营造孝老爱亲的浓厚氛围。
“每周一、三、五放电影,二、四、六自娱自乐,把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分成4个‘生产队’,鼓励他们种植蔬菜、做手工活,让他们日常生活更加丰富。”太康县高贤乡医疗护理型养老院院长陈国厂告诉记者。
截至2020年底,太康县共改建提升乡镇敬老院19所、社会福利院1所、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机构29所、居村联养点157个,8956名特困人员实现了“五养”模式全覆盖。
新闻发布平台 |科极网 |环球周刊网 |中国创投网 |教体产业网 |中国商界网 |互联快报网 |万能百科 |薄荷网 |资讯_时尚网 |连州财经网 |剧情啦 |5元服装包邮 |中华网河南 |网购省钱平台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装修网 |励普网校 |九十三度白茶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启哈号 |速挖投诉平台 |深度财经网 |深圳热线 |财报网 |财报网 |财报网 |咕噜财经 |太原热线 |电路维修 |防水补漏 |水管维修 |墙面翻修 |旧房维修 |参考经济网 |中原网视台 |财经产业网 |全球经济网 |消费导报网 |外贸网 |重播网 |国际财经网 |星岛中文网 |上甲期货社区 |品牌推广 |名律网 |项目大全 |整形资讯 |整形新闻 |美丽网 |佳人网 |税法网 |法务网 |法律服务 |法律咨询 |慢友帮资讯 |媒体采购网 |聚焦网 |参考网
亚洲资本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