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资金如何花在刀刃上,如何少花钱、多办事,花出效益?记者昨天从市财政局了解到,今年本市将首次集中对46项民生政策开展绩效评价,通过“体检”实现提质增效,进一步增强民生政策的可持续性,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
根据市财政局近日制定的《关于开展民生政策绩效评价的工作方案》,本市拟于今年8月前,对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领域的46项市级民生政策开展绩效评价。
这46项民生政策中,医保领域相关政策7项,如城乡居民医保补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农村地区社区卫生人员岗位补助等;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领域相关政策7项,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职业培训补贴和鉴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求职创业补贴等;退役军人领域相关政策3项,如优抚对象抚恤经费、义务兵优待金、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等。
此外,民政领域相关政策有14项,如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津贴、社会办养老机构床位运营补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价格补贴等;助残领域相关政策有15项,如重度残疾人居家助残服务补贴、残疾人职业康复劳动项目补助、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补贴、温馨家园基本运行经费和项目经费等。
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十三五”时期,本市全方位落实中央及市委市政府各项民生保障政策,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全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累计约4194亿元,卫生健康支出累计约2439亿元。
近年来,市财政局始终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一方面,不断压减一般性支出,强化成本控制,提升资金效益。另一方面,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民生领域和重点项目的财政保障力度。“为保证民生政策的可持续性,加强民生政策支出成本控制,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确保本市民生支出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财力状况相匹配尤为重要。”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也是此次集中开展民生政策绩效评价的一个重要背景。
这位负责人介绍,为提高绩效评价有效性,此次绩效评价将从政策“目标相关性、执行效率性、实施有效性、公平性、效果可持续性”五个维度,重点评价分析“十三五”期间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领域民生政策资金投入情况、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的实际效果。
“通过细化梳理每项政策包含的具体项目及保障标准,对比中央和其他发达省市相关政策保障标准,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因,研究提升本市政策标准的合理性。”这位负责人表示,以此为基础,市财政局将推动主管部门研究规范民生政策管理方案,形成本市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领域民生政策绩效分析报告,为推动建立本市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领域民生支出清单奠定基础。
新闻发布平台 |科极网 |环球周刊网 |中国创投网 |教体产业网 |中国商界网 |互联快报网 |万能百科 |薄荷网 |资讯_时尚网 |连州财经网 |剧情啦 |5元服装包邮 |中华网河南 |网购省钱平台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装修网 |励普网校 |九十三度白茶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启哈号 |速挖投诉平台 |深度财经网 |深圳热线 |财报网 |财报网 |财报网 |咕噜财经 |太原热线 |电路维修 |防水补漏 |水管维修 |墙面翻修 |旧房维修 |参考经济网 |中原网视台 |财经产业网 |全球经济网 |消费导报网 |外贸网 |重播网 |国际财经网 |星岛中文网 |上甲期货社区 |品牌推广 |名律网 |项目大全 |整形资讯 |整形新闻 |美丽网 |佳人网 |税法网 |法务网 |法律服务 |法律咨询 |慢友帮资讯 |媒体采购网 |聚焦网 |参考网
亚洲资本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