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身高论儿童票终结?近日,国家铁路局对外发布《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征求意见稿)》,拟规定“实行车票实名制的,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儿童可以购买儿童优惠票;年满14周岁的儿童,应购买全价票”。
以年龄还是身高定义儿童票,一度成为舆论争议的焦点,更不乏对簿公堂的典型案例。在各地标准不一、执行随意性大、公众无所适从的背景下,铁路运输部门亮出鲜明态度,收获好评背后,是公众对政策因时而动的赞许。
测身高定票价的做法之所以成为普遍惯例,方便易操作是主因。仅有的“量一量”步骤耗时短、精准度高、争议性小,在与其他查验手段的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此外,在“大个子儿童”随处可见的情况下,量身高未尝不是部分机构创收的隐性手段。由此出现的一种吊诡是,量身高的形式平等造就了实质不公平的结局,具体表现便是儿童旅客的同龄不同价。比如结伴出游的同班同学出现免票、购买半价票甚至全价票的众生相。
从目前通行惯例的结果导向来看,它易于造成人们对儿童身高的刻板印象。目前大多数地方将1.5米作为购买儿童票的上限,这种盛行多时、早已被普遍接受的身高标准不仅与事实严重不符,更容易使人产生“儿童身高有天花板”的错误认知。根据我国在2018年发布的《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12岁男童身高需达到151.9厘米、12岁女童身高需达到152.4厘米才符合标准。刻板的身高规定过滤掉了原本属正常发育的儿童,造成了身高不达标才享优惠价格的荒诞局面。
如此看,铁路运输部门破除“唯身高论”、优先采用符合儿童成长规律的年龄标准大有裨益。首先,它契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购票优惠的政策施予全体儿童,是落实“建立公平公正的旅客运输市场环境”的有效举措。更重要的是,铁路儿童客票出“国标”,势必将带动各地区、各领域迈向“看年龄”的新阶段。单就交通运输领域,目前儿童票就存在诸多标准,比如公交、地铁普遍采用身高标准,而民航则坚持以年龄划分儿童票。铁路运输部门适时拿出调整政策的勇气,向身高标准“一刀切”的做法说“不”,其良好的社会反响已经显现,不难预见示范效应带动下将出现的效仿潮。
值得注意的是,拟出台的“看年龄”新规应严格遵循一个前提,即实行车票实名制。这就意味着,各地要加快推进实名制认证、管理工作,家长也应及时完成儿童各项信息的填报,多方参与共同维护儿童旅客的合法权益。
新闻发布平台 |科极网 |环球周刊网 |中国创投网 |教体产业网 |中国商界网 |互联快报网 |万能百科 |薄荷网 |资讯_时尚网 |连州财经网 |剧情啦 |5元服装包邮 |中华网河南 |网购省钱平台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装修网 |励普网校 |九十三度白茶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启哈号 |速挖投诉平台 |深度财经网 |深圳热线 |财报网 |财报网 |财报网 |咕噜财经 |太原热线 |电路维修 |防水补漏 |水管维修 |墙面翻修 |旧房维修 |参考经济网 |中原网视台 |财经产业网 |全球经济网 |消费导报网 |外贸网 |重播网 |国际财经网 |星岛中文网 |上甲期货社区 |品牌推广 |名律网 |项目大全 |整形资讯 |整形新闻 |美丽网 |佳人网 |税法网 |法务网 |法律服务 |法律咨询 |慢友帮资讯 |媒体采购网 |聚焦网 |参考网
亚洲资本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