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名成员组成的犯罪团伙借以“魅力冬奥”之名,布下了一场特大假冒冬奥知识传播活动的骗局。这场骗局吸引网友自主报名参加,非法获取全国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的个人信息350余万条,骗取部分参与者缴纳证书工本费用总计1000万余元。(2月18日 中国警察网)
从网络高薪兼职,到刷短视频赚红包、网购好评刷单返利……网络时代,新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这场蹭冬奥会和冰墩墩热度、借传播冬奥知识之名行骗的骗局,其诈骗活动页面和内容做得“比官方还官方”,让不少网友看了新闻报道之后,才发现上当受骗。其实,这不仅是受骗者的马虎大意,更能看出新型网络诈骗对当下年轻人心理的精准窥探。
北京冬季奥运会举世瞩目。身为中国公民,许多人为北京冬奥会的顺利举办而感到自豪,愿意也乐意传播冬奥知识,同时外形可爱Q萌的冰墩墩作为今年冬奥的吉祥物,也成为了今年初的“顶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骗子们正是利用了网友的心理,抛出“荣誉证书”和冰墩墩为诱饵,让受骗者“愿者上钩”。
而不少学生在假期有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任务。借助“魅力冬奥”之名的诈骗活动,让他们既能获得冬奥参与感和满足感,也有助于完成社会实践任务,诱惑他们主动参与活动,成为“冬奥知识宣传员”。不少学生贪图“方便省事”,希望通过一次简短的线上答题完成社会实践任务,这种投机取巧的心理,就成为骗子们施骗的突破口。
许多年轻人认为,只有老人和孩童才是“被诈骗”的天然对象,很难相信自己会上当受骗。这种普遍存在的“高估自己、低估别人”的心理,体现了他们信息安全意识和防诈骗意识的薄弱欠缺,从而麻痹大意,被行骗者轻易破防。
而布局新媒体骗局的骗子们,将诈骗活动精心包装,用看似非常官方权威的主办机构名和文本内容,为诈骗活动贴上“高大上”的标签,投向在校学生群体。可见,若平时不注重视学习,不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和防诈骗意识,即使是拥有较高学历的大学生群体,也难以形成敏锐的识别力、洞察力,从而沦为网络骗子的新目标。
新闻发布平台 |科极网 |环球周刊网 |中国创投网 |教体产业网 |中国商界网 |互联快报网 |万能百科 |薄荷网 |资讯_时尚网 |连州财经网 |剧情啦 |5元服装包邮 |中华网河南 |网购省钱平台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装修网 |励普网校 |九十三度白茶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启哈号 |速挖投诉平台 |深度财经网 |深圳热线 |财报网 |财报网 |财报网 |咕噜财经 |太原热线 |电路维修 |防水补漏 |水管维修 |墙面翻修 |旧房维修 |参考经济网 |中原网视台 |财经产业网 |全球经济网 |消费导报网 |外贸网 |重播网 |国际财经网 |星岛中文网 |上甲期货社区 |品牌推广 |名律网 |项目大全 |整形资讯 |整形新闻 |美丽网 |佳人网 |税法网 |法务网 |法律服务 |法律咨询 |慢友帮资讯 |媒体采购网 |聚焦网 |参考网
亚洲资本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