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困,眼睛却瞪得像铜铃”“吃最贵的保健品,熬最深的夜”……随着3月21日国际睡眠日的到来,多份有关睡眠的研究报告新鲜出炉。这些报告显示,睡眠困难已成为当代职场人面临的普遍问题。
由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社科文献出版社等机构共同发布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显示,过去10年,国人的入睡时间晚了两个多小时,睡眠时长减少1.5小时,仅35%的国人能睡够8小时,新手妈妈、学生、职场人士的睡眠问题尤为突出。
“越想睡着,越睡不着”
“我一般凌晨2点左右才睡,早上9点起,睡眠时间能保持在7小时左右。”在北京某互联网企业工作的小章告诉记者,由于工作项目需要时时跟进,24点之前睡觉对他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一份对智联招聘和某社交应用程序站内用户随机调查形成的《2022中国职场青年睡眠质量报告》显示,52%的职场青年入睡时间晚于24点。
38岁的民警王宇(化名)也饱受入睡难的困扰。“害怕错过报警电话,没有警情时也会睡不着。”王宇告诉记者,“越想睡着,越睡不着。”
“近四分之三的受访者曾有睡眠困难。”由中国睡眠研究会、慕思共同推出的《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显示,每天、经常、偶尔睡不着的受访者占比超73%。
近七成晚睡与手机有关
“不知道这算不算睡前强迫症,我睡前肯定是在看手机。”在福州从事IT(信息技术)工作的江先生对记者说。小章也对手机高度依赖。他告诉记者,晚上经常一边充电,一边玩手机,“刷短视频、看微博,再和朋友聊聊天,有时刷着刷着就睡着了”。
《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显示,近七成晚睡与手机相关,玩手机、打游戏、追剧成为晚睡的前三大理由。
江先生告诉记者,有时自己会突然惊醒,“像是有一件事没做完,莫名其妙地陷入焦虑”。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睡眠医学科副主任范滕滕告诉记者,睡前玩手机,的确会导致失眠。一方面,当人们在手机上刷视频、玩游戏时,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而进入睡眠需要大脑皮层处于放松状态;另一方面,手机屏幕释放的蓝光会抑制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影响睡眠质量。因此,建议在睡前30分钟至1小时内,最好不要玩手机,营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
“其实,不只是手机,睡前长时间面对电子屏幕,比如使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也会导致内源性褪黑素(自身分泌褪黑素)分泌延迟,从而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入眠,次日也会更加困倦。”范滕滕说。
如何拯救睡眠?
江先生告诉记者,为了改善睡眠浅、易醒的状况,他网购了一瓶60粒装的褪黑素产品,坚持每日服用。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被睡眠问题困扰的职场人士,都选择自行“开方治疗”,服用褪黑素等保健品,希望能提升睡眠质量。
那么,服用褪黑素真的会让人睡得更好吗?
范滕滕表示,失眠有很多不同病因,只有一小部分跟褪黑素分泌不足有关。目前褪黑素仍被列为“保健品”或“膳食补充剂”,而非处方药。倒时差、倒夜班、部分老年人褪黑素分泌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可短期服用。但是,如果长期大量使用褪黑素,会引起肝脏负担加重,导致人体自身激素分泌紊乱。目前市面上能买到的褪黑素多种多样,在服用时要注意剂量,必要时向专业医生寻求指导。
“如果是偶有熬夜现象的职场人士,建议不要采取第二天过分补觉的方式试图‘补回’头天晚上缺失的睡眠,这样极易导致恶性循环。 ”范滕滕说,可通过适度休息、保持光照,将睡眠节律调整回正常作息规律。同时,他还提示,晚上失眠严重的人群,不建议白天午休,因为白天睡眠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夜晚睡眠质量更差。如果常年有午休习惯,建议午休时间最长不超过40分钟。
关键词: 睡眠障碍成职场人通病 睡前玩手机负面影响 睡眠白皮书 睡眠障碍定义
新闻发布平台 |科极网 |环球周刊网 |中国创投网 |教体产业网 |中国商界网 |互联快报网 |万能百科 |薄荷网 |资讯_时尚网 |连州财经网 |剧情啦 |5元服装包邮 |中华网河南 |网购省钱平台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装修网 |励普网校 |九十三度白茶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启哈号 |速挖投诉平台 |深度财经网 |深圳热线 |财报网 |财报网 |财报网 |咕噜财经 |太原热线 |电路维修 |防水补漏 |水管维修 |墙面翻修 |旧房维修 |参考经济网 |中原网视台 |财经产业网 |全球经济网 |消费导报网 |外贸网 |重播网 |国际财经网 |星岛中文网 |上甲期货社区 |品牌推广 |名律网 |项目大全 |整形资讯 |整形新闻 |美丽网 |佳人网 |税法网 |法务网 |法律服务 |法律咨询 |慢友帮资讯 |媒体采购网 |聚焦网 |参考网
亚洲资本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