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德阳旌阳区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引起众多关注。消费者罗某在当地一家火锅店就餐时被要求扫码点餐,罗某认为该店获取的诸如手机号、生日、姓名、通讯录等信息与餐饮消费无关,商家侵犯了其个人信息。法院审理后,判决火锅店停止侵权,并于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删除获取罗某的个人信息。
因为扫码点餐而闹上法庭,并不多见。可能有人会说:不愿意扫码,不愿意透露个人信息,大不了不吃就是了,至于如此较真,对簿公堂吗?
这种较真必须有。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近年来,扫码点餐快速普及。本来,扫码点餐可以为商家节省人力,为顾客带来无接触点餐便利,是件好事。但坏就坏在,变成了唯一的选择。就像本案中这家餐厅,必须“关注”火锅店的微信公众号才能点餐,否则无法提供服务。想要纸质菜单点餐,没有!而在“关注”餐厅公号的时候,还得将自己的微信头像、昵称、地区和性别等个人信息一并奉上。不知这家餐厅准备如何保管这些信息,不过,有媒体调查发现,因为市场上第三方软件服务商数量众多,服务水平良莠不齐,所以不少餐厅收集的相关数据不能保证是否被妥善保管或是否会被“二次售卖”。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不得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也就是说,扫码点餐只能是“选择”之一,而不能成为“强制”。去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也明确,“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这意味着,商家不能任性地“过度收集”消费者信息,在需要获取消费者信息时,必须取得消费者明确同意,对于收集到的信息,必须尽到保管责任。怎么才能让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在现实中“长出牙齿”,避免“空转”呢?有关部门加强监管执法之外,每一位消费者也要学会较真,敢于并善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充分认识到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在被收集个人信息时少一些随意、多一些较真,才能从源头上杜绝对个人信息的过度索取。
新闻发布平台 |科极网 |环球周刊网 |中国创投网 |教体产业网 |中国商界网 |互联快报网 |万能百科 |薄荷网 |资讯_时尚网 |连州财经网 |剧情啦 |5元服装包邮 |中华网河南 |网购省钱平台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装修网 |励普网校 |九十三度白茶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启哈号 |速挖投诉平台 |深度财经网 |深圳热线 |财报网 |财报网 |财报网 |咕噜财经 |太原热线 |电路维修 |防水补漏 |水管维修 |墙面翻修 |旧房维修 |参考经济网 |中原网视台 |财经产业网 |全球经济网 |消费导报网 |外贸网 |重播网 |国际财经网 |星岛中文网 |上甲期货社区 |品牌推广 |名律网 |项目大全 |整形资讯 |整形新闻 |美丽网 |佳人网 |税法网 |法务网 |法律服务 |法律咨询 |慢友帮资讯 |媒体采购网 |聚焦网 |参考网
亚洲资本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