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双11”电商购物节,各大平台总是打着诱人的“特惠促销”“百万补贴”“满减优惠”“限时秒杀”等口号,大幅度的优惠吸引着消费者的目光。然而,优惠背后也有不少套路,消费者需要擦亮双眼,理性消费。
为守护消费安全,结合近几年“双11”消费者投诉情况,深圳消委会发布“双11”六大消费提示,同时敦促各类电商经营者,多一些诚意、少一些套路,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实惠。
选择正规交易平台
深圳消委会提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做到:尽量选择信誉度高、安全性强的网络经营者;尽量选择大型、成熟的购物平台。
在网上选购预售商品时,不能只看产品的页面宣传图片,更要仔细查看商家资质、商品描述、历史评价等综合信息,避免买到劣质、与宣传信息不一致的商品。不要轻易点击他人通过非交易平台提供的交易链接,更不要轻易通过这些链接付款,避免出现资金损失。
仔细查阅促销规则
与此同时,深圳消委会提示消费者购物前要了解促销活动规则,不要落入套路营销,理性参与“返券、打折、赠送”等促销活动,根据需要,理性购买,不盲目囤积商品,抵制促销诱惑,避免造成浪费。
低价并不等于实惠,一些经营者可能借低价之机,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或者设下“先提价后打折”等套路陷阱。要理性看待经营者的打折促销行为,擦亮双眼,甄别“低价”是“真优惠”还是“假套路”。
保持理性购物消费
此外,“双十一”各大购物平台促销活动形式多样,广大消费者往往会因为低价促销冲动消费、跟风消费,带来不必要的浪费或退货维权问题。
深圳消委会建议广大消费者不要受“特价”“秒杀”“限量”等营销手段的影响,尤其是面对时下大热的“直播购物”“网红带货”“明星带货”等销售形式,下单前应仔细了解主播推荐商品的来源、功能、质量和效果,不盲目跟风购买,更不要通过私下交易方式购买商品。
妥善保存交易凭证
深圳消委会提示,消费者购买商品后要注意保存好聊天记录、订单信息、支付信息、促销优惠截图等凭证,并向商家索要发票或收据。收货时,建议消费者对快递外包装和商品外包装进行严格消毒,仔细查看包裹外包装是否完整、有无破损(如有破损不要签收,及时与卖家联系),当面验货并拍照留证。
签收后,如发现商品有质量问题或者商品不适合之类,不要丢失商品的包装,及时与卖家联系协商。
主动维护合法权益
深圳消委会表示,消费者如在网购后发生消费纠纷,消费者可先行与商家或申请电商平台介入协商和解,及时解决售后问题。
若和解不成,可向电商平台投诉,也可向经营者所在地、电商平台所在地的消协组织或相关行政部门进行投诉,积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新闻发布平台 |科极网 |环球周刊网 |中国创投网 |教体产业网 |中国商界网 |互联快报网 |万能百科 |薄荷网 |资讯_时尚网 |连州财经网 |剧情啦 |5元服装包邮 |中华网河南 |网购省钱平台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装修网 |励普网校 |九十三度白茶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启哈号 |速挖投诉平台 |深度财经网 |深圳热线 |财报网 |财报网 |财报网 |咕噜财经 |太原热线 |电路维修 |防水补漏 |水管维修 |墙面翻修 |旧房维修 |参考经济网 |中原网视台 |财经产业网 |全球经济网 |消费导报网 |外贸网 |重播网 |国际财经网 |星岛中文网 |上甲期货社区 |品牌推广 |名律网 |项目大全 |整形资讯 |整形新闻 |美丽网 |佳人网 |税法网 |法务网 |法律服务 |法律咨询 |慢友帮资讯 |媒体采购网 |聚焦网 |参考网
亚洲资本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