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链分散、经营主体弱小,导致农业产业化不高和资源浪费、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从而影响到市民“菜篮子”供应。这些问题正在得到解决。
11月2日,极目新闻记者随武汉市农业部门踏访产销一体化的农业合作社,发现各新城区正通过整合农业种植、服务、销售产业链资源,打造种、产、销一体化农服模式,促进农户增收,保障市民的“菜篮子”供应。
在东西湖区柏泉的强鑫合作社,记者看到,农户们正忙着采收新鲜蔬菜。
“为实现产销一体化经营,我们在生产管理和产品流通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合作社负责人赵礼强介绍,2013年,合作社成为农业部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项目建设单位,进而采取一系列措施,专人专管,确保蔬菜产品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
“为了从源头上进行管理,合作社成立了农资站,统一为农户提供优质种苗、农资,根据各农户的需求零利润发放给农户,同步将所有信息纳入追溯系统。”赵礼强说,在生产过程中,合作社安排专业人员不定期做抽检,选聘科技示范户定期做技术指导:“通过质量检测监控手段,准确掌握可追溯蔬菜质量安全状况,确保不检测不上市,不合格不上市。”
做好鲜菜生产的同时,产品销售也得跟上。
目前合作社已实行“社校对接”、“社超对接”、“社企对接”、“社区直供”等多种销售形式,为学生食堂、生鲜超市、企业、社区日供蔬菜14600公斤,形成了农民销售蔬菜的固定渠道,节约了市场交易成本近两成,也保证了蔬菜销售价格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农产品冷链物流及配套设施建设,对蔬菜进行净菜加工销售,将湖北本地的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目前合作社有600平方米无菌车间、配套240立方米冷库、7台箱式冷藏车等设施投入使用。”赵礼强说。
武汉农业部门相关人士介绍,强鑫合作社通过实行产销一体化经营模式,顺利带动周边155户农户就业,带动村民收入成倍增长。基地到商超的直销模式,累计为武汉市民买菜省下1200余万元。
强鑫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家合作社成立之初的销售收入仅80万元,利润15万元。通过产销一体化的销售运营模式,2020年全年实际销售蔬菜26000吨,销售收入达到4900万元,与同期相比增长4倍;实现纯利润426万元,与同期相比增长3倍;入社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当地农民平均水平高60%,与同期相比增长2倍。
新闻发布平台 |科极网 |环球周刊网 |中国创投网 |教体产业网 |中国商界网 |互联快报网 |万能百科 |薄荷网 |资讯_时尚网 |连州财经网 |剧情啦 |5元服装包邮 |中华网河南 |网购省钱平台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装修网 |励普网校 |九十三度白茶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启哈号 |速挖投诉平台 |深度财经网 |深圳热线 |财报网 |财报网 |财报网 |咕噜财经 |太原热线 |电路维修 |防水补漏 |水管维修 |墙面翻修 |旧房维修 |参考经济网 |中原网视台 |财经产业网 |全球经济网 |消费导报网 |外贸网 |重播网 |国际财经网 |星岛中文网 |上甲期货社区 |品牌推广 |名律网 |项目大全 |整形资讯 |整形新闻 |美丽网 |佳人网 |税法网 |法务网 |法律服务 |法律咨询 |媒体采购网 |聚焦网 |参考网 |热点网
亚洲资本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亚洲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