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曝光陕西宝鸡市千余份工程质量检测报告涉嫌造假,数十栋住宅楼及十多所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潜藏安全隐患。陕西省政府高度重视,宝鸡市委市政府也已成立联合调查组开展工作。
工程质量检测是提升工程质量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步骤,容不得半点麻痹懈怠,更绝对不允许掺假造假。千余份造假的检测报告数量之巨、涉及建筑物种类之繁、持续时间之久,足以令人瞠目结舌。假报告,真隐患。“生命重于泰山”,当务之急是查漏补缺,尽快对所涉及的问题建筑采取补救措施,及时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盲点。
有必要追问,千余份山寨版检测报告何以顺利产生、何以大行其道?是造假技术太高超,还是部门监管缺力度,抑或其他方面的原因?从报道看,涉案人员的伎俩无非是伪造印章、模仿签字两种,似乎并非“高难度动作”,公安机关的专业鉴定足以分辨真假。既然如此,涉嫌伪造的工程质量检测报告何以禁不绝?问题的根源出自哪儿?
违法成本偏低是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与生命之重相比,伪造工程质量检测报告的代价可谓轻微。尽管涉及检测造假的工程囊括学校、医院等重要公共场所,但宝鸡市多名涉案者仅依法被判处缓刑或者罚款,甚至更多情况下仅被处以行政处罚或警告,不成比例的收益与处罚从某种程度上助推一些人铤而走险。其二,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监管压力。“万丈高楼平地起”,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带来旺盛的工程检测需求,有关部门囿于人力、技术等因素限制,难免会存在监管盲区。此外,行业准入门槛过低、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信用管理体系等,均助长了工程检测报告的造假势头。
再多的原因也不能成为威胁群众生命健康的借口,防范安全风险这根弦必须牢牢绷紧。拿什么守护工程质量检测报告的“质”?完善顶层设计、加快修订有关法律法规非常必要且迫切。针对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监管,目前我国主要以国务院在2000年颁布施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原建设部于2005年出台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为依据,法律法规的相对滞后可见一斑。紧盯新情况、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老法规”需要适时换新颜。好在包括住建部在内的部门已着手修订有关规定,从而为工程质量检测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以更好护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2017年西安地铁“问题电缆”事件震动全国,如今被曝光的千余份工程质量检测报告造假伎俩,与当年涉案的电缆公司如出一辙。深刻的社会教训不该被过快遗忘,沉痛的反思不该被过早消解,“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永远是“天大的事”。有关部门是时候拿出更大的勇气、更有力的举措打假了!
新闻发布平台 |科极网 |环球周刊网 |中国创投网 |教体产业网 |中国商界网 |互联快报网 |万能百科 |薄荷网 |资讯_时尚网 |连州财经网 |剧情啦 |5元服装包邮 |中华网河南 |网购省钱平台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装修网 |励普网校 |九十三度白茶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启哈号 |速挖投诉平台 |深度财经网 |深圳热线 |财报网 |财报网 |财报网 |咕噜财经 |太原热线 |电路维修 |防水补漏 |水管维修 |墙面翻修 |旧房维修 |参考经济网 |中原网视台 |财经产业网 |全球经济网 |消费导报网 |外贸网 |重播网 |国际财经网 |星岛中文网 |上甲期货社区 |品牌推广 |名律网 |项目大全 |整形资讯 |整形新闻 |美丽网 |佳人网 |税法网 |法务网 |法律服务 |法律咨询 |慢友帮资讯 |媒体采购网 |聚焦网 |参考网
亚洲资本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