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野茶没得人要,现在家门口就有公司收野茶,价格比种‘家茶’高得多。”4月14日,恩施鹤峰县容美镇麻旺村雾霭氤氲,村民邓莲珍夫妇一大早就爬到屋后的山上采摘野茶。
极目新闻记者在麻旺村看到,一片片野茶树,大而粗、繁而密,这些多年藏在深山无人识的野茶,如今却已成茶农增收的“黄金叶”。在该村从事野茶生产加工的覃芳告诉记者,加工后的野茶,市场价每斤最低1500元,树龄超百年的古树茶,加工成高端产品,每斤保底价5000元,而且市场上供不应求。
野茶,产自非人为播种的生态茶树,主要靠鸟类等野生动物传播茶树种子后自然生长形成,生长于生态极好的荒野。麻旺村平均海拔超800米,常年云雾缭绕,山高林密,土壤富硒,该村野茶面积达1000余亩、古茶树就有2000多株。这里出产的野茶,叶片革质肥厚,味香、耐泡、口感层次丰富。
“以前做梦都没想到采摘下来的鲜叶就能卖100多元一斤。”村民廖彩英兴奋地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市场上普通茶芽头鲜叶每斤卖50元至60元,而野茶芽头鲜叶则高出了一倍多。近两年,清明节后,家家户户都上山采野茶。
此前,因地理位置偏僻,销售途径少,野茶“宝”在深山无人知。为了利用好这一优质资源,覃芳去年东拼西凑400余万元,在村里新建精制红茶和白茶生产线各一条,年生产野生红茶2000公斤、野生白茶1000公斤。
覃芳自家有100多亩荒野茶林,为让老百姓提高荒野茶产量,他带头对荒野茶林进行管护,并手把手指导乡亲们。“进行管护后,荒野茶不仅方便采摘,而且芽孢更饱满,老百姓收益更大,厂家收这种茶效益也高,双方互惠互利。”
在覃芳的示范引领下,不少村民纷纷利用农闲时节,对自家的荒野茶林进行管护。“我有百余亩野茶林,等这批春茶采完后,我也像覃老板一样,把科学管护做到位,把茶叶质量提高,收入肯定会更好。”村民徐鹤林期盼地说。
新闻发布平台 |科极网 |环球周刊网 |中国创投网 |教体产业网 |中国商界网 |互联快报网 |万能百科 |薄荷网 |资讯_时尚网 |连州财经网 |剧情啦 |5元服装包邮 |中华网河南 |网购省钱平台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装修网 |励普网校 |九十三度白茶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启哈号 |速挖投诉平台 |深度财经网 |深圳热线 |财报网 |财报网 |财报网 |咕噜财经 |太原热线 |电路维修 |防水补漏 |水管维修 |墙面翻修 |旧房维修 |参考经济网 |中原网视台 |财经产业网 |全球经济网 |消费导报网 |外贸网 |重播网 |国际财经网 |星岛中文网 |上甲期货社区 |品牌推广 |名律网 |项目大全 |整形资讯 |整形新闻 |美丽网 |佳人网 |税法网 |法务网 |法律服务 |法律咨询 |慢友帮资讯 |媒体采购网 |聚焦网 |参考网
亚洲资本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