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是指将AI融入机器人等物理实体,赋予它们像人一样感知、学习和与环境动态交互的能力。除了备受关注的人形机器人,无人驾驶、可穿戴设备等具有交互性的硬件也是具身智能落地的重要载体。
在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园(亦庄),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天工”在进行奔跑展示(2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对具身智能行业,人工智能大模型是其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大模型感知世界的方法还是通过视觉、听觉和语言的理解,下一步要往有物理世界感知能力和探知能力进化,这样一来,具身智能就不仅能在虚拟空间里能做规划交流,也能在物理世界交互。”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表示。
作为聚焦人工智能原始技术创新的新型研发机构,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在研发具身智能“一脑多体”的具身大模型。智源研究院院长王仲远介绍,研究院正在布局原生统一多模态大模型的研发,并积极联合高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设具身智能创新平台,促进具身智能创新生态以及产学研协同发展,支撑具身智能技术产业化。
具身智能的发展,使得AI陪伴机器人进入家庭的时代正快速到来。“我最看好养老机器人。”周鸿祎说,面临未来养老护工紧缺的形势,人形机器人的作用将逐渐凸显。此外,具身智能在消费端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除了陪伴机器人,还可以在家庭安防、教育、娱乐等多个场景发挥作用,让家庭生活更加便捷、智能和安全。
观众在体验灵巧机械手。新华社记者 黄晓勇 摄
具身智能作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路径之一,正在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围绕具身智能这一发展的关键词,北京刚刚发布未来三年的具身智能发展“施工图”。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刘卫华说,北京将聚焦多模态融合感知技术、“大脑”大模型、“小脑”模型技能库、机器人运动控制等具身智能关键技术,促进产学研协同攻关。预期到2027年底,突破百余项关键技术,产出不少于10项国际领先的软硬件产品。
“未来10年,包括物理机器人和虚拟助手在内的机器人,有望从工厂和社会各个角落走进家庭,成为每个人的管家、朋友。”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表示,这一趋势不仅会改变个人的生活方式,也会使社会结构、就业模式和经济体系产生变化。
关键词:
新闻发布平台 |科极网 |环球周刊网 |中国创投网 |教体产业网 |中国商界网 |万能百科 |薄荷网 |资讯_时尚网 |连州财经网 |剧情啦 |5元服装包邮 |中华网河南 |网购省钱平台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装修网 |励普网校 |九十三度白茶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启哈号 |速挖投诉平台 |深度财经网 |深圳热线 |财报网 |财报网 |财报网 |咕噜财经 |太原热线 |电路维修 |防水补漏 |水管维修 |墙面翻修 |旧房维修 |参考经济网 |中原网视台 |财经产业网 |全球经济网 |消费导报网 |外贸网 |重播网 |国际财经网 |星岛中文网 |手机测评 |品牌推广 |名律网 |项目大全 |整形资讯 |整形新闻 |美丽网 |佳人网 |税法网 |法务网 |法律服务 |法律咨询 |成报网 |媒体采购网 |聚焦网 |参考网 |热点网
亚洲资本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亚洲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