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日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考古发掘报告称,当地考古人员在阳泉市发现战国时代水井遗存,实证2400年前筑井技术。
图1:位置示意图
2019年,在阳泉市洪城北路东平坦垴村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项目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一口水井,经报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联合对该井进行抢救性发掘。水井地处山西省阳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平坦垴村西部,在发掘期间,考古队对水井周边地区进行考古调查,未发现有其他遗存。水井内出土数量较多的陶、骨、铁、木等遗物。经考古发掘,水井分为井口、井圈、井底三部分。井口平面略呈圆形(图2),口径近5米,底径5米,残深9米。井圈是用支护木层叠垒砌而成,井圈与井壁之间紧密贴合(图3)。井圈平面呈九边形,自上而下尚存38层,每一层皆用九根支护木榫卯相互衔接而成为闭合一周的井圈(图4),从井口清理状况来看,在每根支护木中部外侧相对应的井壁上,都掏挖有一个半圆形(或半椭圆形)的壁坑(图5)。其中。支护木多为柏木,基本保持木头原状,有的支护木上甚至还整体保留有树皮。在上下叠摞的两根支护木的接触位置,部分层位经过人为的修整加工,不仅扩大了接触位置面积,而且还保证了接触位置的平整、稳定,同时为了保证井圈之间衔接紧凑以及每层井圈的整体水平性,木柱之间局部地方还用铁斧、木板、木棍来找平、挤压(图6)。井底为含卵石的砂层。
图2: 平坦垴水井井口
图3:平坦垴水井内部结构(自井底向井口拍摄)
图4: 平坦垴水井井圈支护木榫卯衔接
图5: 平坦垴水井井圈支护木外侧中部壁坑
图6: 平坦垴水井井圈支护木之间垫平
经过分析研究,考古人员认为井内出土遗物的年代约为春秋晚期到西汉早期,也就是早在西汉早期该水井就应该已被全部填埋。经过对5个木质井圈的碳十四测年分析,考古人员推断水井的开凿、使用年代大体在春秋晚期到西汉早期之间;而根据井内以战国时期遗物为主,碳十四测年数据也主要处于战国时期,那么平坦垴水井主体使用时间极有可能是战国时期。
(总台记者 裴大伟)
关键词:
新闻发布平台 |科极网 |环球周刊网 |中国创投网 |教体产业网 |中国商界网 |万能百科 |薄荷网 |资讯_时尚网 |连州财经网 |剧情啦 |5元服装包邮 |中华网河南 |网购省钱平台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装修网 |励普网校 |九十三度白茶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启哈号 |速挖投诉平台 |深度财经网 |深圳热线 |财报网 |财报网 |财报网 |咕噜财经 |太原热线 |电路维修 |防水补漏 |水管维修 |墙面翻修 |旧房维修 |参考经济网 |中原网视台 |财经产业网 |全球经济网 |消费导报网 |外贸网 |重播网 |国际财经网 |星岛中文网 |手机测评 |品牌推广 |名律网 |项目大全 |整形资讯 |整形新闻 |美丽网 |佳人网 |税法网 |法务网 |法律服务 |法律咨询 |成报网 |媒体采购网 |聚焦网 |参考网 |热点网
亚洲资本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亚洲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