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肿瘤患者在治疗中身体出现任何不良反应,都需要医生第一时间处理。但对于这位肺癌晚期患者,医生却故意“置之不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近日,河南省肿瘤医院免疫治疗科主任高全立团队在临床治疗中发现,延长PD-1抗体免疫治疗的皮肤不良反应时间,抗肿瘤效果也许会更好,就因此延后处理了刘先生的不良反应。
5年前,一向身体不错的刘先生受凉后出现高热、咳嗽等症状,在当地医院就诊发现左肺部有一个鸡蛋大小的肿块,后被证实为肺鳞癌。刘先生很快接受了肺癌根治手术,但病理报告显示手术切缘仍有癌细胞残留,就接受了放疗和化疗以预防复发。2019年1月,刘先生肿瘤复发,到河南省肿瘤医院免疫治疗科寻找新的治疗方法。
在对刘先生的病情进行评估后,高全立团队建议刘先生尝试PD-1抗体治疗。刚开始治疗时,刘先生没有任何治疗相关的不适。治疗半个多月后,刘先生双手及全身皮肤出现了皮疹,口腔黏膜也出现了明显的糜烂,并逐步加重。高全立团队通过分析病情,判断这些是由PD-1抗体引起的皮肤不良反应,而且程度已达到了Ⅲ级。如果依据治疗指南,刘先生需要停止PD-1抗体的应用,且需要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控制不良反应。好消息是,尽管只用了2次PD-1抗体,刘先生的肿瘤已经开始缩小了。
在该院免疫治疗科例行疑难病例讨论会上,大家仔细分析了刘先生的病情,认为尽管他的皮肤黏膜不良反应已达到了Ⅲ级,按指南需要给予糖皮质激素系统治疗,但这样会将已活化的抗肿瘤免疫力打压下去,应该在密切观察病情的情况下推迟应用糖皮质激素,尽量给免疫系统更多的时间去消除肿瘤细胞。
就这样,刘先生又坚持了半个多月,虽然皮疹较前继续加重,且融合成片,局部也有些破溃,但再次复查CT发现,他的肿瘤已接近于完全消失。随后,主管医生很快控制了刘先生的皮疹,刘先生顺利出院。
高全立说,在控制免疫不良反应和保护机体抗肿瘤免疫力之间如何取舍,需要主管医生有高超的平衡把控能力。在与病人进行充分沟通后,该病人选择推迟一段时间应用激素,这使得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力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也是该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的关键。(本报记者 冯金灿 通讯员 杨勇豪)
关键词:
新闻发布平台 |科极网 |环球周刊网 |tp钱包官网下载 |中国创投网 |教体产业网 |中国商界网 |万能百科 |薄荷网 |资讯_时尚网 |连州财经网 |剧情啦 |5元服装包邮 |中华网河南 |网购省钱平台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装修网 |励普网校 |九十三度白茶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启哈号 |速挖投诉平台 |深度财经网 |深圳热线 |财报网 |财报网 |财报网 |咕噜财经 |太原热线 |电路维修 |防水补漏 |水管维修 |墙面翻修 |旧房维修 |参考经济网 |中原网视台 |财经产业网 |全球经济网 |消费导报网 |外贸网 |重播网 |国际财经网 |星岛中文网 |手机测评 |品牌推广 |名律网 |项目大全 |整形资讯 |整形新闻 |美丽网 |佳人网 |税法网 |法务网 |法律服务 |法律咨询 |成报网 |媒体采购网 |聚焦网 |参考网
中国资本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亚洲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