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公司,给我平台,拜。”最近,贵州护户康药业有限公司的员工在室外集体叩拜的视频在朋友圈热传。记者联系到涉事公司负责人刘先生,对方称事发5月24日,8名员工向父母、公司、顾客表示感谢,展示的是公司的“三拜文化”。有律师认为,跪拜系规格较高礼节,涉及人格尊严,作为企业文化推行不妥。
各色奇葩的企业文化、员工团建、绩效惩戒花样,一再刷新公众三观。就在前两天,某企业让职员“生吃蚯蚓”的逆天操作还一度引发轩然大波。与之相较,此番曝出的“员工路边跪拜感恩”事件,可谓如出一辙。当正常的雇佣关系,演变成了过度的人身支配关系,甚至其间还夹带着强烈的人格欺侮,那么所谓的“企业”也就变得面目模糊起来。这与其说是“文化”是“制度”,倒不如理解为是“倾轧”和“欺凌”。
当街叩拜,大呼“感谢公司,给我平台”,按照涉事公司负责人的说法,如此诡异场景践行的是“三拜文化”。这一说辞貌似冠冕堂皇,实则丝毫经不起推敲。首先,儿女感谢父母纯属“私域”“私事”,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无权干预;再者,员工与公司乃属于平等的劳动聘用,双方各尽义务、各取所需,本就没有谁要感谢谁之说;至于说“感谢顾客”,跪拜又有何用?
找些宏大理据,动辄驱使员工下跪磕头,这种将“大礼”当成日常仪轨的做法,“拜父母”“拜顾客”只是幌子,真正的要义显然就是“拜公司”——通过当街磕头“拜公司”,消解员工的自我意志和自尊自重,试图培育起某种病态的服从、依附心理。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洗脑”,是将雇员驯化成“仆从”的阴暗算计。
包括当街磕头的“三拜”文化在内,近年来所曝出的各式离奇“企业文化”,实则都指向了一个根本性结论,那就是太多的企业没文化,太多的企业主内心膨胀而行事极端。不论是鼓吹“狼性”“丛林法则”,又或是大搞“家长主义”“拟亲化威权”,究其本质都是对于现代公司制度、对基于契约的“劳务雇佣关系”缺乏理解与尊重。以劳动交换薪酬,这是最基本的市场逻辑,任何意图为之强加额外道德义务、情感付出、身心奉献的举动,都是可疑且必须警惕的。
“企业文化”的大前提,就是正常化,合乎常理常识常情。诸如“三拜文化”之类的错乱之举,无关文化,只是一种强人所难的集体癫狂罢了。
新闻发布平台 |科极网 |环球周刊网 |新商报网 |中国商界网 |互联快报网 |万能百科 |薄荷网 |资讯_时尚网 |连州财经网 |剧情啦 |5元服装包邮 |中华网河南 |网购省钱平台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装修网 |励普网校 |九十三度白茶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启哈号 |速挖投诉平台 |深度财经网 |深圳热线 |财报网 |财报网 |财报网 |咕噜财经 |太原热线 |电路维修 |防水补漏 |水管维修 |墙面翻修 |旧房维修 |参考经济网 |中原网视台 |财经产业网 |全球经济网 |消费导报网 |外贸网 |重播网 |国际财经网 |星岛中文网 |上甲期货社区 |品牌推广 |imtoken下载 |imtoken |名律网 |项目大全 |整形资讯 |整形新闻 |美丽网 |佳人网 |税法网 |法务网 |法律服务 |法律咨询 |尼达尼布翻译 |媒体采购网
中国资本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