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财经观
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也是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优化金融消费环境,有利于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助力经济回暖
新春佳节,在网上选购年货,一些消费者会使用消费信贷产品;亲朋好友聊起养老的话题,少不了养老理财、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等新鲜事儿;普惠医疗险遍地开花,不少消费者为自己增添了医疗保障……近年来,金融机构围绕百姓需求不断创新产品、优化服务,为金融消费者提供了便利。
金融消费活跃度越来越高,消费者权益保护也越来越重要。银保监会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金融消费者超10亿人。近年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出台政策措施规范市场秩序。比如,要求信用卡分期服务统一采用利息形式向客户展示资金使用成本,让“零息高手续费”的套路无处遁形。相关政策举措有效回应了市场关切,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好保护。
也要看到,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千头万绪,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核保过场化,理赔核保化”等情况仍时有发生,这既给消费者带来困扰,影响金融消费信心,也会给行业自身发展带来隐患。毫无疑问,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也是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优化金融消费环境,有利于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助力经济回暖。
营造良好金融消费环境,离不开健全的制度和有力的监管。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等文件相继发布,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协调工作机制逐步构建,金融营销宣传行为持续规范,监督检查效能不断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框架基本建立。未来,期待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立法工作加快推进,为高质量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提供更多法律指引。
金融机构需强化主体责任。从产品宣传到合同签署,从售后咨询到投诉处理,金融机构及从业人员在各个环节与消费者“面对面”“零距离”,其行为直接决定消费体验和用户评价。只有积极履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主体责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健全规章制度、优化业务流程、强化人员管理,方能不断排除危害消费者权益的隐患,给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也是重要一环。一方面,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可开展多种形式的金融知识宣介活动,增强百姓防范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金融消费者要做好保护自身权益的第一责任人,注意通过正规渠道了解产品,购买时需认真阅读合同条款,谨防上当受骗。随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金融消费者一定能够享受到更加便捷、舒心的消费环境。(屈信明)
新闻发布平台 |科极网 |环球周刊网 |中国创投网 |教体产业网 |中国商界网 |互联快报网 |万能百科 |薄荷网 |资讯_时尚网 |连州财经网 |剧情啦 |5元服装包邮 |中华网河南 |网购省钱平台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装修网 |励普网校 |九十三度白茶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启哈号 |速挖投诉平台 |深度财经网 |深圳热线 |财报网 |财报网 |财报网 |咕噜财经 |太原热线 |电路维修 |防水补漏 |水管维修 |墙面翻修 |旧房维修 |参考经济网 |中原网视台 |财经产业网 |全球经济网 |消费导报网 |外贸网 |重播网 |国际财经网 |星岛中文网 |上甲期货社区 |品牌推广 |名律网 |项目大全 |整形资讯 |整形新闻 |美丽网 |佳人网 |税法网 |法务网 |法律服务 |法律咨询 |慢友帮资讯 |媒体采购网 |聚焦网 |参考网
亚洲资本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亚洲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