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特色专业镇集群经济一线观察(副题)
新华社太原2月18日电(记者柴海亮、梁晓飞、王劲玉)定襄法兰、太谷玛钢、怀仁陶瓷、祁县玻璃器皿、上党中药材、杏花村汾酒……这些散落在三晋大地上的产业名镇,如同春日繁花,透露着山西产业转型升级的勃勃生机。
近日,记者走进这些专业镇生产一线,近距离感受市场回暖的气息,触摸高质量发展的脉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特色镇里忙“特色”
早春的太行山,路边的松柏仍被白霜覆盖。走进有“上党中药材专业镇”称号的长治市平顺县,映入眼帘的却是火热的农忙景象。
龙溪镇淙上村“参农”张马勤正在阁楼上晾晒潞党参,按照祖辈流传下来的手艺,一株好的潞党参要经过3遍以上手工搓捋和反复日晒。“这是去年最后一批潞党参了,还有300多斤,这几天市场好,快点晒出来,卖个好价钱。”张马勤说。
人头攒动,药香徐来。在山西振东道地药材开发公司6.4万平方米的仓库里,从分拣到破碎、粗加工再到仓储,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平顺县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中药材集散地,我们全年无休处理中药材,眼下正在抓紧完成1500万元的订单。”公司董事长胡利峰说。
从太行山区来到汾河谷地,被称为“中国玻璃器皿之都”的晋中市祁县,也是山西首批特色专业镇之一。得益于经济快速复苏,不少企业都已满负荷开工。
在祁县红海玻璃公司的生产车间,吹制工人郭永兴用两米多长的铁管蘸上玻璃熔料,再用嘴进行吹制,一个时尚的工艺品就成型了。这是祁县玻璃器皿赖以生存的绝技——口吹玻璃。在生产区的另一侧,数米高的自动化设备将一个个高脚杯挤压、打磨成型。
“开年订单火热,2条生产线上60多名吹制工人同时生产。”公司董事长李健生说。
转型升级锻长板
1月底,中国玛钢铸造产业投资交易博览会在晋中市太谷区顺利举行,国内外180多个参展企业和3000多名经销商参会,现场达成交易额26亿元。
“在这次博览会上,我们又签下了上千万元的订单。”太谷龙成玛钢公司董事长韩利民说。从第一座冲天炉到如今的电炉,经过数十年提标改造,太谷玛钢产业觅得发展先机,玛钢管件占全国市场一半以上,赢得“中国玛钢产业基地”等称号。
日新月异的数智化革新,也让忻州市定襄县的法兰企业产销两旺。
在山西天宝集团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系统监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每一件产品的加工进度,车间内一排排自动化生产设备有序运转,工人们将一批直径接近6个成年人身高的风电法兰装车,准备运往风电项目建设工地。
“基于5G+智能制造,产品直径从5米提升到10米。”公司信息部部长刘晓涛说,数智赋能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人均产值比过去提升近25%。
集群发展强链条
一些受访的专业镇龙头企业负责人表示,经过数十年市场磨砺,“低垂的果子”早已摘完,在新的起点上,只有聚沙成堆、集群发展,聚焦产业补链、延链、升链、建链,才能继续闯关过坎。
为推动专业镇高质量发展,山西在人才保障、科研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用能和环境容量需求等方面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不久前,省级财政2023年预算安排的5亿元资金已按每个县5000万元的标准拨付下去,用于培育发展主导产业。
在杏花村汾酒专业镇,汾阳市瞄准500亿级产业目标,围绕白酒配套产业,涵盖酒的原料种植、包装配套、数智赋能、废物利用、文旅融合等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实施白酒产能提升、酒类品牌创建等十大行动,衍生出多元发展链条。
一镇带一方,一方促全盘。在滚滚大潮中逐浪而行的产业名镇,正在成为山西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新闻发布平台 |科极网 |环球周刊网 |中国创投网 |教体产业网 |中国商界网 |互联快报网 |万能百科 |薄荷网 |资讯_时尚网 |连州财经网 |剧情啦 |5元服装包邮 |中华网河南 |网购省钱平台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装修网 |励普网校 |九十三度白茶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启哈号 |速挖投诉平台 |深度财经网 |深圳热线 |财报网 |财报网 |财报网 |咕噜财经 |太原热线 |电路维修 |防水补漏 |水管维修 |墙面翻修 |旧房维修 |参考经济网 |中原网视台 |财经产业网 |全球经济网 |消费导报网 |外贸网 |重播网 |国际财经网 |星岛中文网 |上甲期货社区 |品牌推广 |名律网 |项目大全 |整形资讯 |整形新闻 |美丽网 |佳人网 |税法网 |法务网 |法律服务 |法律咨询 |慢友帮资讯 |媒体采购网 |聚焦网 |参考网
亚洲资本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亚洲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