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黄三文团队联合国内外优秀单位,开发出进化透镜来发现马铃薯进化约束及有害突变,绘制了首个马铃薯有害突变二维图谱,使马铃薯产量预测达到前所未有的准确度,加速了杂交马铃薯育种进程,标志着我国在马铃薯育种理论和技术上站在了世界领先地位。
北京时间5月4日,国际权威期刊《细胞(Cell)》在线发表了这一最新研究成果。
马铃薯是最重要的块茎类粮食作物,也是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然而,由于传统栽培马铃薯是同源四倍体,基因组复杂,导致育种进程十分缓慢。
为解决上述难题,黄三文团队联合国内外优势单位进行研究,旨在用二倍体马铃薯替代四倍体、用种子繁殖替代薯块繁殖、用基因组学和合成生物学指导马铃薯育种,彻底变革马铃薯的育种繁殖方式。
黄三文团队先后解析了马铃薯单倍体、二倍体及四倍体基因组和泛基因组,打破了自交不亲和,初步解析了自交衰退的遗传基础,通过清除大效应有害突变,培育出第一代自交系材料及杂交种。
为此,研究人员收集大量茄科物种资源,完成了38份茄科基因组组装,获得95份茄科材料、5份旋花科材料(共92个物种,100份材料)基因组信息,完成了茄科基因组组装和组学进化分析。这些材料最长进化时间为8000万年,累计十二亿年的进化时间。研究人员通过追踪这段进化历史的突变积累及选择结果,开发进化透镜,从全基因组层面鉴定进化约束位点及其进化保守值,并将突变位点的进化保守值作为有害程度值,绘制了首个包含基因型维度及有害程度维度的马铃薯有害突变二维图谱,为鉴定马铃薯功能位点及剔除有害突变提供了新依据。
研究人员还发现有害突变总值与产量、株高、薯块等性状显著相关,首次将有害突变信息整合到全基因组预测新模型来预测马铃薯产量等农艺性状。相比缺少有害突变信息模型,预测准确度提高了45%,相比随机有害突变信息模型预测准确度提高了25%,在马铃薯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准确度。该模型能够根据基因型及有害突变信息准确估计育种值,更好地帮助育种家制定早期育种决策,进一步降低育种成本、缩短马铃薯育种周期、快速培育高产优质马铃薯品种。?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表示,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对马铃薯,还将会对粮、油、果、蔬、茶等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新闻发布平台 |科极网 |环球周刊网 |中国创投网 |教体产业网 |中国商界网 |万能百科 |薄荷网 |资讯_时尚网 |连州财经网 |剧情啦 |5元服装包邮 |中华网河南 |网购省钱平台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装修网 |励普网校 |九十三度白茶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启哈号 |速挖投诉平台 |深度财经网 |深圳热线 |财报网 |财报网 |财报网 |咕噜财经 |太原热线 |电路维修 |防水补漏 |水管维修 |墙面翻修 |旧房维修 |参考经济网 |中原网视台 |财经产业网 |全球经济网 |消费导报网 |外贸网 |重播网 |国际财经网 |星岛中文网 |手机测评 |品牌推广 |名律网 |项目大全 |整形资讯 |整形新闻 |美丽网 |佳人网 |税法网 |法务网 |法律服务 |法律咨询 |媒体采购网 |聚焦网 |参考网 |热点网 |焦点网
亚洲资本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亚洲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