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被发改委特批,获得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这个消息既不是发改委官方公布的,也不是国内媒体报道的,而是被路透社“独家报道”。
并且路透社在报道这个消息之时,用了一个不太寻常的标题:Exclusive: China"s Xiaomi wins state planner nod to make EVs amid glut in autos,直译过来就是:“独家报道:中国的小米获得发改委同意在汽车供过于求的情况下生产电动汽车”。
【资料图】
很显然,是路透社在报道中刻意强调了“供过于求”。
当然这也是有据可依的。
乘联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车企产能TOP20产能合计为3749万辆,占总量近九成,但是整体的平均产能利用率却低于50%。
按照目前的管理政策,小米汽车要想顺利量产,是一定要获得双资质的,即国家发改委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和工信部的《新能源汽车准入规定》。此次报道中提到的“发改委同意”就是其中一个资质。
依照此前其他车企获得发改委资质的流程,至少是要在省级发改委(小米汽车项目位于北京,由北京市发改委负责)先公示的,不过目前北京市发改委并未公示相关信息。
在车辆上市销售之前,还要获得工信部同意,也是会在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先公示的,公示中会明确获得的是哪一类资质,例如6月15日北京理想汽车有限公司就被工信部公示将正式获得新建纯电动乘用车(含增程式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资质。
对于小米而言,目前对于造车业务还处于持续投入阶段。雷军此前就表示在未来十年内向汽车业务投资100亿美元,并设定了在2024年上半年量产首批汽车的目标。
不过由于造车资质的问题,对小米汽车质疑的声音一直都在。因为出于对产能过剩和该行业需求放缓的担忧,发改委在批准企业新的电动汽车生产计划方面一直持谨慎态度。
虽然外界质疑,但小米自身似乎并未过于担心资质问题,毕竟小米电动汽车工厂已被北京市政府列为重要的产业升级项目,甚至2022年的《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明确提到将推动小米汽车开工。
网传的小米测试车和电池参数
要想实现2024年上半年量产的目标,今年下半年是关键期。除了资质之外,车辆的前期测试也少不了。
近期雷军就亲自参与了小米汽车在新疆的路测。
雷军8月19日在微博发了几张团队合影,图片中卢伟冰等人手持的横幅显示字样“为小米汽车而战”,其IP地址显示为新疆。
顺为资本投资合伙人胡峥楠也发微博为小米汽车透露了更多的信息。胡峥楠表示,被工程师们恶搞,扔了一台表显剩余续航152公里的电车,并要求“带着三个壮汉在37℃的环境温度下回到85公里外的目的地”。然而,他成功地驾驶电车到达目的地,剩余里程显示还有90公里,百公里能耗仅为8.8度电。
关键词:
新闻发布平台 |科极网 |环球周刊网 |tp钱包官网下载 |中国创投网 |教体产业网 |中国商界网 |万能百科 |薄荷网 |资讯_时尚网 |连州财经网 |剧情啦 |5元服装包邮 |中华网河南 |网购省钱平台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装修网 |励普网校 |九十三度白茶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启哈号 |速挖投诉平台 |深度财经网 |深圳热线 |财报网 |财报网 |财报网 |咕噜财经 |太原热线 |电路维修 |防水补漏 |水管维修 |墙面翻修 |旧房维修 |参考经济网 |中原网视台 |财经产业网 |全球经济网 |消费导报网 |外贸网 |重播网 |国际财经网 |星岛中文网 |手机测评 |品牌推广 |名律网 |项目大全 |整形资讯 |整形新闻 |美丽网 |佳人网 |税法网 |法务网 |法律服务 |法律咨询 |成报网 |媒体采购网 |聚焦网 |参考网
亚洲资本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亚洲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