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0元,干货满满,马上报名,告别死工资,实现财务自由。”“超火爆理财项目,轻松日赚3000元。”记者近日采访发现,类似这样的广告宣传语,在网络和短视频平台中屡见不鲜。记者了解到,不少消费者因轻信商家的宣传踏入理财课陷阱,不仅没有学到理财知识和技能,反而蒙受经济损失。
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小郑是一名程序员,此前对理财知识了解很少。去年11月,小郑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一个理财课程的推荐,称只要花10元钱就可以快速掌握理财知识。
“我看视频点赞的人挺多,10元钱就可以了,于是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报了名。报名几天后,工作人员跟我说,要交近3000元的课时费进入训练营的群以后,才能手把手教我。可等我付完钱,工作人员却跟我说当天群已经满了,隔几天把我拉进来。可之后就不怎么理人了,再后来我就被拉黑了。”小郑说。
夏女士也被“理财课”坑了一把。“一开始说0元学,可学了几堂课,老师就开始卖课。说不是有钱才理财,是理财才有钱,最后在他们的‘忽悠’下,我买了2880元的基金课程。”
对于课程内容,夏女士对记者表示:“就是老师指导你怎么买基金,先大体讲一下当天的盘面,然后告诉我们哪只基金可以买入,哪只基金不能买,根本没啥实质内容。反正我也没敢买,听了两天就想退课,可是他们找各种理由不给退。”
记者在新浪黑猫投诉平台上发现,不少消费者反映一些理财培训机构、“商学院”等存在打着免费的旗号吸引用户但中途收取高额费用、教师资质造假、课上讲的东西网上都能查到、客服联系不上、课程没开始群就被解散等问题。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的熊超律师告诉记者,涉及此类“理财课”纠纷时,消费者维权十分困难。一些企业的课程审批涉及多个部门,具体课程内容是否能够上线,没有明确的说法。一些不规范的民营机构或者纯个人开的班,甚至没有经过相关部门的备案或者审批。
在中国政法大学庞金友教授看来,针对“理财课”存在的问题,行业监管与指导尤为重要,亟须出台市场规范,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用户认知误区也是财商教育领域的一大痛点,很多用户以为通过“理财课”可以帮自己快速获取财富,但其实财商教育是帮助消费者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提升资产管理能力,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用户而言,要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不要总想着“赚快钱”。
新闻发布平台 |科极网 |环球周刊网 |中国创投网 |教体产业网 |中国商界网 |互联快报网 |万能百科 |薄荷网 |资讯_时尚网 |连州财经网 |剧情啦 |5元服装包邮 |中华网河南 |网购省钱平台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装修网 |励普网校 |九十三度白茶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启哈号 |速挖投诉平台 |深度财经网 |深圳热线 |财报网 |财报网 |财报网 |咕噜财经 |太原热线 |电路维修 |防水补漏 |水管维修 |墙面翻修 |旧房维修 |参考经济网 |中原网视台 |财经产业网 |全球经济网 |消费导报网 |外贸网 |重播网 |国际财经网 |星岛中文网 |上甲期货社区 |品牌推广 |名律网 |项目大全 |整形资讯 |整形新闻 |美丽网 |佳人网 |税法网 |法务网 |法律服务 |法律咨询 |慢友帮资讯 |媒体采购网 |聚焦网 |参考网
亚洲资本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