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近年来饱受非议的APP“不全面授权就不让用”、大数据“杀熟”、强制个性化广告推荐等行业乱象,深圳按下暂停键,明确说“不”。
7月6日,《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以下简称数据条例)正式公布,明年开始实施。这是国内数据领域首部基础性、综合性立法,内容涵盖个人数据、公共数据、数据要素市场、数据安全等方面。
长期以来,一些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诱导或强制索要用户授权的行径,令人深恶痛绝,由此产生的数据安全风险和数据滥用问题更是困扰着亿万网民。因此,我们总能看到“滴滴出行”被下架、山姆超市app大数据杀熟等话题屡现热搜。
大数据“杀熟”等侵权行为具有隐蔽性、取证难、举证难的特征,维权所需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巨大,热搜的背后则是普通人的无能为力。在生活高度数字化的今天,手机app像是可以治病的“毒药”,享受它带来的便利,就得接受它可能带来的伤害。
面对种种数据侵权行为,我们明知道自己是受害者,但能做的好像只有自认倒霉。由此可见,深圳数据条例的出台是恰逢其时的。
数据条例对不法行为可谓是“重拳出击”。例如,大数据“杀熟”最高可罚5000万、不能强制使用“人脸识别”“指纹验证”等争议颇多的生物识别技术、不得向未满十四岁儿童个性化推荐等。这些细则将有效遏止个人数据侵权行为,切实维护个人数据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个人数据处理活动,强化对个人数据的?;?。
更为重要的是,数据条例还确立了“告知—同意”为前提的个人数据处理规则。即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在事先充分告知的前提下取得个人同意,数据处理者应当提供撤回同意的途径,不得对撤回同意进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条件。而“告知—同意”很可能成为数字企业和用户活动的“金科玉律”。
数据条例的意义还在于规范数据企业行为,促进行业发展。作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高地,立法符合深圳自身发展的需求,数据条例可以在保障数据主体的数据权利与数据安全的同时,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数字产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在不同的场合,深圳部分大数据企业的负责人都曾呼吁,开放公共数据。对此,数据条例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公共数据应当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开放,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公共数据的开放共享将带来更多创新,有理由相信,通过对公共数据资源的增值开发,不但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可以给市民带来便利。
每一位网民都是数据的生产者,也是数据安全的保护对象。善用法治力量,保障个体的数据权利,规范数据行业发展,这一次,深圳又走了前面。虽然这只是一份地方性立法,但它示范效应和参考价值将会遍及全国,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新闻发布平台 |科极网 |环球周刊网 |中国创投网 |教体产业网 |中国商界网 |互联快报网 |万能百科 |薄荷网 |资讯_时尚网 |连州财经网 |剧情啦 |5元服装包邮 |中华网河南 |网购省钱平台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装修网 |励普网校 |九十三度白茶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启哈号 |速挖投诉平台 |深度财经网 |深圳热线 |财报网 |财报网 |财报网 |咕噜财经 |太原热线 |电路维修 |防水补漏 |水管维修 |墙面翻修 |旧房维修 |参考经济网 |中原网视台 |财经产业网 |全球经济网 |消费导报网 |外贸网 |重播网 |国际财经网 |星岛中文网 |上甲期货社区 |品牌推广 |名律网 |项目大全 |整形资讯 |整形新闻 |美丽网 |佳人网 |税法网 |法务网 |法律服务 |法律咨询 |慢友帮资讯 |媒体采购网 |聚焦网 |参考网
亚洲资本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