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预订的是豪华湖景大床房,还是享受8.5折优惠价的钻石贵宾客户,为什么自己通过App预订的酒店房间会比别的旅客贵一倍?近日,浙江省胡女士起诉网站“杀熟”,结果网站被判退一赔三,首个大数据“杀熟”成功维权案例广被消费者热议。在网上消费越来越普遍的现今,大数据“杀熟”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关注,而这一暗藏的乱象也将因为监管的更加严格,有望得到有效遏制。
“我和同事有一次同时用手机软件叫车,路途完全一样,结果我的订单被告知比同事的贵出十几元,原因是同事刚成为会员,有大额补贴。”市民张女士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她被“杀熟”的经历。在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遇到过类似现象,如点外卖、网上买菜时,会发现平台对新人更为友好,而对于一些老会员则补贴或发放福利力度降低,直接导致的就是会员买东西价格更贵。有的平台甚至直接给老会员更高的价格,或者通过采集非必要信息,针对用户个人的经济情况“看人下菜碟”。
对于网上消费时屡见不鲜的“杀熟”暗坑,消费者倍感无奈。不过记者了解到,近日市场监管总局起草了《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大数据“杀熟”、补贴倾销等“新业态中的价格违法行为”将被给予警告、罚款甚至停业整顿。此前,亚马逊、搜狐视频、百度、腾讯视频、美团点评、淘宝、优酷、爱奇艺、去哪儿、天猫、猫眼电影、淘票票、当当网、饿了么等多家平台均被曝疑似存在“杀熟”情况,涵盖在线差旅、在线票务、网络购物、交通出行、在线视频等多个领域。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丁梦丹律师表示,该规定针对新业态下的大数据“杀熟”、价格补贴等低价倾销等行为,将会处上一年年度销售总额1‰至5‰的罚款。新规对于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的价格违法行为也明确了处罚措施。经营者不执行价格干预、紧急措施的,亦将接受相关处罚,这其中包括了平台经营者。本处罚规定对互联网新业态下的有关价格违法行为进行细化,明确了处罚金额,加大执法力度,因此有望在出台实行后对大数据“杀熟”现象进行有效遏制。
新闻发布平台 |科极网 |环球周刊网 |中国创投网 |教体产业网 |中国商界网 |互联快报网 |万能百科 |薄荷网 |资讯_时尚网 |连州财经网 |剧情啦 |5元服装包邮 |中华网河南 |网购省钱平台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装修网 |励普网校 |九十三度白茶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启哈号 |速挖投诉平台 |深度财经网 |深圳热线 |财报网 |财报网 |财报网 |咕噜财经 |太原热线 |电路维修 |防水补漏 |水管维修 |墙面翻修 |旧房维修 |参考经济网 |中原网视台 |财经产业网 |全球经济网 |消费导报网 |外贸网 |重播网 |国际财经网 |星岛中文网 |上甲期货社区 |品牌推广 |名律网 |项目大全 |整形资讯 |整形新闻 |美丽网 |佳人网 |税法网 |法务网 |法律服务 |法律咨询 |慢友帮资讯 |媒体采购网 |聚焦网 |参考网
亚洲资本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