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北望,湾区潮涌。
日前,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发表2021年施政报告。报告将“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放在显要位置,涉及港深合作的内容占比也前所未见。其中首次提出的“北部都会区”设想和“双城三圈”格局,在空间观念与策略思维上跨越港深两地行政界线,别具突破性和前瞻性意义,被外界称为香港“北上新方略”。
当前,深圳进入了“双区”驱动、“双区”叠加黄金发展期,又迎来了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深化前海改革开放重大战略机遇,核心引擎功能不断增强。深圳周边城市如广州、东莞、惠州、中山、珠海等,都不约而同地提出要高水平对接深圳,加强对临深区域的谋划布局。这源于深圳超强的外溢能力,既是深圳的优势,也是深圳的机会。
香港与深圳,一河之隔,同根同源,有扎实的合作基础。过去40多年,深圳始终把“毗邻香港”作为自身的发展优势,并将优势资源布局在深港边界。深圳南联,主要就是对接香港、依托香港。
而此次“北部都会区”设想和“双城三圈”格局的横空出世,正应了林郑月娥提出的“四新”——空间拓新、观念更新、政策创新、机制革新,展现了香港发展思路重大转变后的“三个拥抱”——拥抱祖国、拥抱大湾区、拥抱深圳。
香港+深圳,在大湾区中是极点中的极点,在整个国家的宏图大计里扮演着重要角色。深圳南联,香港北上,背后是国家大战略与湾区大布局下的融合大趋势,为整个大湾区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焦点、注入了新动力。“北部都会区”与“双城三圈”的发展新方略若能成功落地,深港合作将进入双向发力、相向而行的新阶段,合作进度会大大加快,合作能级也会大大提升。“这是大湾区的需要,也是深圳与香港凝望百年后的共识。”
坚持“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其实不仅仅是前海的定位,一定意义上也是整个深圳的定位。从互相“过河”到融合“造城”,深圳必须主动对接“香港所需”,始终竭尽“深圳所能”,推动双方在重大平台“促联通”、基础设施“硬联通”、体制机制“软联通”、深港人民“心联通”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为香港“北部都会区”的落地、深港“双城三圈”的成型出谋出力出汗。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深港是一衣带水的好邻居,唇齿相依的好兄弟。过去40多年,深圳和香港紧密合作,创造了独一无二的“双城故事”。面向未来,香港向北走,深圳喜相迎,必将实现全方位、全领域的深度合作,真正推动深港一体化、同城化发展,做强粤港澳大湾区深港这一极,谱写“双城故事”精彩新篇章。
新闻发布平台 |科极网 |环球周刊网 |中国创投网 |教体产业网 |中国商界网 |互联快报网 |万能百科 |薄荷网 |资讯_时尚网 |连州财经网 |剧情啦 |5元服装包邮 |中华网河南 |网购省钱平台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装修网 |励普网校 |九十三度白茶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启哈号 |速挖投诉平台 |深度财经网 |深圳热线 |财报网 |财报网 |财报网 |咕噜财经 |太原热线 |电路维修 |防水补漏 |水管维修 |墙面翻修 |旧房维修 |参考经济网 |中原网视台 |财经产业网 |全球经济网 |消费导报网 |外贸网 |重播网 |国际财经网 |星岛中文网 |上甲期货社区 |品牌推广 |名律网 |项目大全 |整形资讯 |整形新闻 |美丽网 |佳人网 |税法网 |法务网 |法律服务 |法律咨询 |慢友帮资讯 |媒体采购网 |聚焦网 |参考网
亚洲资本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