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经济日报:3%左右的物价控制目标能实现吗?
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物价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民生。政府工作报告把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目标设定在3%左右,与上两年保持了一致,有利于保持政策目标的连续性,稳定市场预期,也体现了我国保持物价平稳运行的信心与决心。
回顾过去一年的经济运行,物价平稳是一大亮点。2022年,在全球粮食和能源价格大幅上涨、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月度涨幅始终低于3%,全年仅上涨2.0%,大幅低于美国8.0%、欧元区8.4%、英国9.1%等发达经济体的涨幅,也明显低于印度、巴西、南非等新兴经济体6%至10%的涨幅,“全球胀”与“中国稳”形成鲜明反差。再从5年、10年的周期来看,我国平均通胀率也都在2%左右,实现了主要经济体长期追求的2%通胀目标。
物价涨幅保持较低水平,看似容易却艰辛。之所以能取得这一难能可贵的成绩,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在宏观调控中坚持将稳物价作为重要目标,着力加强粮食、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着力加强重要民生商品和大宗商品价格调控。同时,有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为物价平稳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2023年全年,物价运行仍面临一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3%左右的物价涨幅目标,既考虑到了近两年我国物价涨幅较低的实际,也考虑到了输入性通胀压力和国内需求恢复可能带来的上涨压力。总体上看,我国物价保持平稳运行依然具有坚实基础。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潜力最大的内需市场优势,经济韧性强、市场空间大,政策工具箱丰富,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生猪产能充足,基础能源保障有力,工农业产品和服务供给充裕。随着经济运行的整体好转,经营主体加快恢复,产业链供应链更加循环畅通,有利于物价保持平稳运行的积极因素在增多。此外,我国保供稳价机制更加完善、手段更加丰富、施策更加精准,近年来在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等方面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继续保持物价平稳运行。
物价既是反映经济运行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度量民生冷暖的“温度计”。2023年要继续突出做好稳物价工作,把握好稳增长和防通胀的平衡,重点抓好粮食、能源和重要原材料保供稳价,千方百计守好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密切跟踪物价总水平和重要商品价格变化,加强价格监测监管。同时,强化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及时有效缓解结构性物价上涨给部分困难群众带来的影响。
来源:经济日报
新闻发布平台 |科极网 |环球周刊网 |中国创投网 |教体产业网 |中国商界网 |互联快报网 |万能百科 |薄荷网 |资讯_时尚网 |连州财经网 |剧情啦 |5元服装包邮 |中华网河南 |网购省钱平台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装修网 |励普网校 |九十三度白茶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启哈号 |速挖投诉平台 |深度财经网 |深圳热线 |财报网 |财报网 |财报网 |咕噜财经 |太原热线 |电路维修 |防水补漏 |水管维修 |墙面翻修 |旧房维修 |参考经济网 |中原网视台 |财经产业网 |全球经济网 |消费导报网 |外贸网 |重播网 |国际财经网 |星岛中文网 |上甲期货社区 |品牌推广 |名律网 |项目大全 |整形资讯 |整形新闻 |美丽网 |佳人网 |税法网 |法务网 |法律服务 |法律咨询 |媒体采购网 |聚焦网 |参考网 |热点网
亚洲资本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亚洲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