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据悉,上周晚些时候在全球各国有高达2000多亿美元储户存款的瑞士信贷银行被披露出现结构性问题,处于“暴雷”的边缘。后续瑞士政府果断介入,推动瑞银集团对瑞信银行完成收购,并注资500亿瑞士法郎暂时解决了危机。这次政府干预速度之快令人震惊:从瑞银股价暴跌到被收购完成,这笔交易前后只经历了不到一周的时间;但即使如此仍然引发了一波欧洲“存款海啸”,客户挤兑现象如潮,有很多人担心欧洲将会是比美国更早发生金融危机的地方。
22日,《华尔街日报》撰文分析了欧洲“永久中立国”瑞士发生的这起事件,并揭示了这个国家背后存在的危机。经济学家和撰稿人一致认为,普通的上百亿市值企业并购案例大约需要数年甚至几十年的谈判,但瑞银集团在一周内完成收购瑞信银行,背后根本“未充分获取瑞信资产负债表”,但还是强行达成了这桩并购案。那么就出现了这种情况:瑞银和瑞信合并后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已经达到瑞士总GDP的两倍以上,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这个国家出现危机。
接着美媒又指出了瑞士巨量财富的立国之本——中立问题。认为这个国家几百年来积累的信誉,是建立在维护世界财富的基础之上的,所以瑞信银行在政府的眼中绝对不能破产,否则给整个瑞士带来的信誉重创无法衡量,这也是收购案快速达成的原因。但现在不仅是一家瑞信银行,整个瑞士的“社会信用”都遭到严重质疑,尤其是去年俄乌冲突后冻结俄罗斯财产事件带来了很大危机。该文章披露内幕:之前瑞信集团已经对政府下达通牒,称他们如果不被收购就会很快破产,那么连带瑞士其他银行也将会在短时间倒下。
有经济人士分析则认为,无论政府如何推卸责任,瑞信一个季度存款流失高达1200亿美元之多才是他们快速崩盘的原因,这意味着储户已经不再信赖这个“全球最安全国家”的银行了。尽管后续瑞士政府也做出了很多补救措施,包括对外解释他们对俄资产已经解冻了三分之一(约24亿瑞士法郎),以及拒绝同意德国、西班牙等国家将瑞士的军事装备出口到乌克兰等,这些解释都没有收到明显效果,储户们仍然在将资产快速撤出瑞士国内。
值得一提的还有,美国驻瑞士大使也评价瑞士现在“正在面临二战以来的最大危机”,现在大量客户都在重新考虑对这个国家投资的期望。俄媒则认为无论瑞士政府现在如何做,他们都不可能恢复到之前的受信任程度了。对此有评论称:“瑞士银行到底是主动加入对俄罗斯制裁行列,还是迫于某些国家和本国政府的双向压迫,现在来看更倾向于后者;但无论真相是怎样的,瑞银已经选择用钥匙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现在或是未来出了什么问题只能自己承担了。”
关键词:
新闻发布平台 |科极网 |环球周刊网 |中国创投网 |教体产业网 |中国商界网 |万能百科 |薄荷网 |资讯_时尚网 |连州财经网 |剧情啦 |5元服装包邮 |中华网河南 |网购省钱平台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装修网 |励普网校 |九十三度白茶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启哈号 |速挖投诉平台 |深度财经网 |深圳热线 |财报网 |财报网 |财报网 |咕噜财经 |太原热线 |电路维修 |防水补漏 |水管维修 |墙面翻修 |旧房维修 |参考经济网 |中原网视台 |财经产业网 |全球经济网 |消费导报网 |外贸网 |重播网 |国际财经网 |星岛中文网 |手机测评 |品牌推广 |名律网 |项目大全 |整形资讯 |整形新闻 |美丽网 |佳人网 |税法网 |法务网 |法律服务 |法律咨询 |媒体采购网 |聚焦网 |参考网 |热点网 |焦点网
亚洲资本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亚洲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