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身患抑郁症的网红“罗小猫猫子”直播服农药自杀,直播间竟然有人排队怂恿“你快喝”。最终,当事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此事,牵动了广大网友的神经。众多网友对此感到愤怒:见死不救,不安慰劝阻不说,还怂恿别人快点喝,实在令人不解。那些劝赶快喝农药的人,难道是魔鬼?
视频截图
为此,极目新闻记者咨询了心理专家馨歌和唐映红,他们从多个方面解密了人们俗称“黑心肠”的心理现象。
馨歌认为,人类对死亡有着天然的恐惧,有通过别人接近死亡而得到释放的潜意识,这是典型“恶”的释放;另外人还有普遍的从众心理,当“我”在众人中的时候,“我”的“恶”就显得不那么特别了,这个时候很容易发生违背规则、违背道德的事。
心理专家唐映红老师也认为,自杀怂恿是一种人类的群体社会现象。当人群围观有人企图自杀的情境时,只要是在大规模聚集人群和匿名化的情况下,人群就可能发生怂恿企图自杀者自杀的举动。社会心理学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去个性化”。个体只要置身群体,并且匿名,就可能丧失自己的价值观和自我控制力。
唐映红介绍,一个多世纪前,法国社会学家勒庞所著的《乌合之众》就是描述和分析个人置身群体的去个性化现象。自杀怂恿是去个性化的一个具体反映情境。网红直播被怂恿自杀,直播间完全满足大规模聚集人群和匿名化的去个性化两个关键要素:网红直播动辄几千上万人围观,而且每个人都匿名,甚至无法分清谁是真人,谁是平台安排的机器人。当直播主题是企图自杀时,常常会发生自杀怂恿的情况。
唐映红提醒,这些起哄和怂恿,会对濒临自杀边缘的当事人形成群体压力,诱使企图自杀的人最终下定决心自杀。事实上,绝大多数企图自杀者,都只是尝试自杀,或者假性自杀,并非决意自杀。如果情境因素是积极干预,那么企图自杀者完全可能放弃自杀尝试,重新振作起来。
有法学专家认为,网友怂恿自杀属于寻衅滋事,可处以行政拘留。湖北好律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陈亮认为,网友不是对自杀女主播有救助义务的人,未积极救助不构成法律上的过错,但怂恿自杀严重违反社会道德,吁请网友保持向善的健康心态。
新闻发布平台 |科极网 |环球周刊网 |中国创投网 |教体产业网 |中国商界网 |互联快报网 |万能百科 |薄荷网 |资讯_时尚网 |连州财经网 |剧情啦 |5元服装包邮 |中华网河南 |网购省钱平台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装修网 |励普网校 |九十三度白茶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启哈号 |速挖投诉平台 |深度财经网 |深圳热线 |财报网 |财报网 |财报网 |咕噜财经 |太原热线 |电路维修 |防水补漏 |水管维修 |墙面翻修 |旧房维修 |参考经济网 |中原网视台 |财经产业网 |全球经济网 |消费导报网 |外贸网 |重播网 |国际财经网 |星岛中文网 |上甲期货社区 |品牌推广 |名律网 |项目大全 |整形资讯 |整形新闻 |美丽网 |佳人网 |税法网 |法务网 |法律服务 |法律咨询 |慢友帮资讯 |媒体采购网 |聚焦网 |参考网
亚洲资本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