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近期,一些短视频、直播平台上出现了越来越多以展示“萌娃”为主要内容的账号,不少家长将孩子打造成“网红”,并通过商务合作实现流量变现。
现在不少网上的“别人家孩子”真是太招人喜欢了:小表情一颦一笑的,萌动作一蹦一跳的,谈观点一板一眼的,抖包袱一套一套的。
别人家的孩子怎么这么厉害?怎么可能就那么巧,各种无意间发生的事情都被完整记录下来,还形成了日更的连续剧?几岁大的孩子,不是会唠大人嗑,就是会玩网络梗,或许都是大人教的。
不知道这些行云流水般的台词、身法、走位背后,是多少家长对连字都不识几个的孩子一遍遍地口传心授。不敢想象,这其中会不会有孩子流下不情愿的泪水——就像他们不愿意练琴,不愿意跳舞,不愿意做数学、背英语一样。
在我看来,孩子不愿意都是正常的,因为他就是个孩子,就是个小宝贝。但是,对于拍摄的家长来说,孩子背不下词、找不好机位都不正常,因为他是个小“宝贝”——能够赚钱的宝贝。
如果仅仅是背背词儿、说说话也就罢了。可怕的是,随着竞争的激烈,家长们“吸粉儿”的手段也层层加码。3岁吃播被父母喂到了70多斤;5岁小娃熟练地往脸上抹各种化妆品;还有的家长故意给小宝宝喂有刺激性味道的食物,用孩子扭曲的表情来取悦、吸引粉丝。
在成年人当中,开号、养号、直播,都挺正常。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我总觉得未免太残忍了。这种残忍,不仅体现在对孩子一时的生理影响上,更体现在对其终生的心理影响 上。
作为一张白纸,孩子不知道何为真、何为假。大人告诉他什么是真的、对的,他就认为什么是真的、对的。所以,当很多孩子在一遍遍地造型、摆拍的环境中长大时,他们会以为这就是他应该做的。一旦习惯的状态与现实的伦理道德发生冲突时,比如,“PK宝宝”用屏幕里拿手的“怼人”“损人”话语跟现实中的父母交流时,当“美妆宝宝”坚持不化妆不上学的时候,我真不知道等待孩子的会是什么。
退一步讲,就算父母会在拍摄之余告诉孩子,这都是假的,都是不可信的。那么,让这么小的孩子就经历自我分裂、双面人生,被架在“火”上烤,不觉得太为难孩子了吗?
我真担心,孩子在替父母赢得众多粉丝的同时,也失去了自己最宝贵的童真。
要给家长们提个醒,不要把“小网红”和童星混为一谈。绝大多数在荧屏上出现的童星,都是经过各种专业训练。作为外行的父母,仅凭看看别人的视频就觉得自己是导演了,这样给孩子带来的不可能是指导而只是误导。这样的思路,几乎等同于,自己吃药多了就以为自己是医生一样荒诞。
别总惦记着让孩子火。纯真、快乐才应该是孩子的常态。父母的职责是保护孩子的纯真,而不是拿纯真赚钱。
近日,文旅部印发了《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市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严禁借‘网红儿童’牟利”,此举不失为在儿童和网络之间增加了一堵防“火”墙。希望各位家长能真正明白这堵墙对于孩子的保护。
新闻发布平台 |科极网 |环球周刊网 |中国创投网 |教体产业网 |中国商界网 |互联快报网 |万能百科 |薄荷网 |资讯_时尚网 |连州财经网 |剧情啦 |5元服装包邮 |中华网河南 |网购省钱平台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装修网 |励普网校 |九十三度白茶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启哈号 |速挖投诉平台 |深度财经网 |深圳热线 |财报网 |财报网 |财报网 |咕噜财经 |太原热线 |电路维修 |防水补漏 |水管维修 |墙面翻修 |旧房维修 |参考经济网 |中原网视台 |财经产业网 |全球经济网 |消费导报网 |外贸网 |重播网 |国际财经网 |星岛中文网 |上甲期货社区 |品牌推广 |名律网 |项目大全 |整形资讯 |整形新闻 |美丽网 |佳人网 |税法网 |法务网 |法律服务 |法律咨询 |慢友帮资讯 |媒体采购网 |聚焦网 |参考网
亚洲资本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