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知名科技通信公司发布员工备忘录,宣布员工有权讨论工作条件和薪酬。之所以这个事成为“新闻”,是因为之前有不少公司明文规定所谓“密薪制”,员工之间一旦谈薪酬,就可能面临被辞退的严重惩罚,甚至有人离职时还被要求签协议不得对外谈及公司的薪酬状况。可以说,打工人对于“密薪制”颇为忌惮。
“密薪制”是从外国引进的人事管理制度,对外公开的理由是保护员工的隐私,其实真实目的是降低用工成本,避免同事之间攀比。因为员工之间不能知晓彼此的薪酬情况,就形成了“囚徒困境”,使得单个员工在和用工单位博弈时处于不利地位。
还要看到,“密薪制”因为被滥用,其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变化。单位不主动公开公布员工的薪酬,和禁止员工之间自愿地交流薪酬水平,乃至员工交换了薪酬信息就要被辞退,这完全是天差地别的两回事。一些单位把“密薪制”当成手中的大棒,动辄辞退相互交流薪酬水平的员工,这本身是违反劳动合同法的,严重损害了员工的合法利益。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只有“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才是法定解除条件,而谈论工资、福利待遇,并不属于“严重违反规章制度”。
“密薪制”被滥用,还可能破坏法定的“同工同酬”原则。因为密薪制导致薪酬水平、结构不透明,用人单位可能利用单方面的信息优势盘剥员工,刻意压低薪酬,会造成同岗位不同酬的不公平。这看似节省了用工成本,其实容易激化矛盾,得不偿失,是企业管理的损招。
本来,因为劳动关系双方处于不平等地位,才需要劳动法规的倾斜性保护,以维持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如果用工单位利用制订规章的优势,剥夺员工“讨论工资的自由”,势必导致员工进入“社会原子化”的博弈境地,从而加剧工作的内卷。企业和员工之间应该有基本的信任感,搞“密薪制”,玩“囚徒困境”,最终毁掉的是员工对企业的信任。
新闻发布平台 |科极网 |环球周刊网 |中国创投网 |教体产业网 |中国商界网 |互联快报网 |万能百科 |薄荷网 |资讯_时尚网 |连州财经网 |剧情啦 |5元服装包邮 |中华网河南 |网购省钱平台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装修网 |励普网校 |九十三度白茶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启哈号 |速挖投诉平台 |深度财经网 |深圳热线 |财报网 |财报网 |财报网 |咕噜财经 |太原热线 |电路维修 |防水补漏 |水管维修 |墙面翻修 |旧房维修 |参考经济网 |中原网视台 |财经产业网 |全球经济网 |消费导报网 |外贸网 |重播网 |国际财经网 |星岛中文网 |上甲期货社区 |品牌推广 |名律网 |项目大全 |整形资讯 |整形新闻 |美丽网 |佳人网 |税法网 |法务网 |法律服务 |法律咨询 |慢友帮资讯 |媒体采购网 |聚焦网 |参考网
亚洲资本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