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天是热的,我们的心也是热的,老艺术家和青年聚在一起,都是为了评弹艺术的传承。”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说道。8月25日下午,上海评弹团2023年拜师仪式在豫园·海上梨园举行。这是上海评弹团时隔三年再次举办集体拜师仪式,9名本团及来自江苏的青年演员拜入上海评弹团及苏州评弹学校7位艺术家门下,让经典书目与流派一起薪火相传。
拜师帖、献花、鞠躬、互致礼物……拜师仪式简约不失庄重。“责任大,压力也很重。”高博文此次一口气收下三个徒弟,“评弹传承讲究口传心授,特别是说书,要跟着先生出码头,看先生的一举手一抬足。”看着新收的弟子,高博文也想到自己学艺之路上的一位位恩师。自1991年进团后,他拜饶一尘为师,学说弹词《珍珠塔》,后又陆续拜团内其他《珍珠塔》名家陈希安,赵开生,薛惠君为师,全面学习继承了评弹“魏”“沈”“薛”流派的弹唱艺术,“我有这个义务,将《珍珠塔》这部发扬光大,交给更多年轻人。”
“评弹只有代代相传,才能生生不息。”评话名家吴新伯在仪式上感慨,此次他为弟子特别准备了醒目与纸扇作为回礼,希望后辈专注评话艺术。评弹伉俪王瑾及袁小良也特意从苏州赶来,收青年演员谢宇佳为徒。
评弹艺术发源于苏州,兴盛于上海,历经400余年,是江南文化的代表性曲种,2006年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海评弹团成立至今已70余载,是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有院团。2015年11月,上海评弹团推出“薪火计划”,通过拜师结对培养青年演员、加强流派建设。
此次拜师的不少师生其实早有师生之实,缺的只是“名份”。师生之间不仅要路子对、书目对,还要有师生的缘分,老师愿意教,学生也愿意学。而这些拜师的基本上都是经过了磨合阶段,师生双方都认可了,才举行拜师仪式。比如拜姜啸博为师的顾骏涛、李静菲已经跟姜啸博学了近三年《武松》《长生殿》,郝骅、邓佳从苏州评弹学校毕业后就一直跟随高博文学说长篇弹词《珍珠塔》,王瑾与谢宇佳这对师徒也已经登台演出过《啼笑因缘》的选回。而边辰之前虽未拜师,却俨然跟随吴新伯学习《水浒》多年,在近一两年的团内考核中名列前茅。
作者:王筱丽
编辑:宣晶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新闻发布平台 |科极网 |环球周刊网 |tp钱包官网下载 |中国创投网 |教体产业网 |中国商界网 |万能百科 |薄荷网 |资讯_时尚网 |连州财经网 |剧情啦 |5元服装包邮 |中华网河南 |网购省钱平台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装修网 |励普网校 |九十三度白茶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启哈号 |速挖投诉平台 |深度财经网 |深圳热线 |财报网 |财报网 |财报网 |咕噜财经 |太原热线 |电路维修 |防水补漏 |水管维修 |墙面翻修 |旧房维修 |参考经济网 |中原网视台 |财经产业网 |全球经济网 |消费导报网 |外贸网 |重播网 |国际财经网 |星岛中文网 |手机测评 |品牌推广 |名律网 |项目大全 |整形资讯 |整形新闻 |美丽网 |佳人网 |税法网 |法务网 |法律服务 |法律咨询 |成报网 |媒体采购网 |聚焦网 |参考网
亚洲资本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亚洲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